《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评估研究报告2024》发布
发布时间:2024-06-21 16:23:41 来源: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 花瑞

6月20日,《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评估研究报告2024》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正式发布。该报告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组织研究团队就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并撰写。这是学术界迄今为止首次开展此类专题研究,并首次对外发布研究结果。

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丁浩,学术委员会主任袁军,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晶,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英方代执行院长李茜茜(Francesca Rose Leiper),北外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何明星等出席发布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章思英主持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袁军介绍了“中国核心术语国际影响力研究”课题,何明星讲解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评估研究报告2024》的核心内容,韩震、张晶和何明星围绕如何提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国际传播力展开了座谈。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由中华民族所创造或构建,凝聚、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核心词。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图书目前已输出40个语种的版权,其中31个语种已在国外出版。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评估研究报告2024》综合运用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研究使用的传播效果研究理论框架,并结合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从传播范围、舆论领袖、读者认知与接受三个维度出发,结合概念史、翻译学等相关领域的实践探索,综合评估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情况。

报告主要依托OCLC数据库、JSTOR数据库(期刊和电子书)、COCA语料库、Goodreads网站等专业数据库和互联网平台,对相关数据和内容进行搜集和梳理。报告的数据样本为外研社2014年—2024年发布的1200个文史哲术语和200余个中医术语,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哲学(“气”“孝”)、历史(“天下”“大同”“小康”)、文艺(“神韵”“境界”)、中医(“黄帝内经”“阴阳”)四个方面的代表性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