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网络教育学院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老年人语言能力的常模、评估及干预体系研究”课题组主办,太原市民政局、太原市慈善总会协办,太原市社区养老产业孵化园、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青年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山西)有限公司和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暨老年语言学研究求索论坛在太原举办。
论坛开幕式上,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教授,山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悦娥教授,北外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顾曰国教授,山西省产教融合促进会总顾问李江龙,太原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亚江,太原市慈善总会会长雷学东,山西省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王进龙,山西省新生代企业家创新发展商会副会长、太原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青年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山西)有限公司总裁张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孙有中表示,此次论坛整合了政府、公益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群众性学术团体及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致力于为我国特殊人群相关研究贡献中国方案,是北外体现社会责任担当,回应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切实行动。
“大智健晚年”公益大讲堂在论坛开幕前日率先直播开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医师周爱红介绍阿尔兹海默症全生命周期防护。公益大讲堂和论坛开幕式由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外语健脑强智研究中心刘红艳教授主持。
顾曰国教授以“修炼心斋:成就大心、大智、大我”为题作主旨报告;李悦娥教授和山西医科大学郑洁副教授作了题为“新医科背景下医学语用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主旨报告;英国卡迪夫大学Alison Wray教授发表“Looking for hidden meaning: Understanding the challenges of dementia communication”主题报告;北京大学高一虹教授以“安宁病房的平面符号景观考察”为题发表报告;北外刘红艳教授作了题为“镜子内外:真与幻的迷宫——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即席话语多模态亲历”的主旨报告。
论坛“走近阿尔茨海默”专题在产业园开放大厅举行,是体现开放和服务特色的一大亮点。20余位65-94岁的老年人及养老机构管理者及护理员来到现场与专家面对面,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炜和郭艳娥手把手培训认知障碍筛查评估量表的使用方法。
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主旨报告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五大专题“走近阿尔茨海默”“特殊人群互动与沟通”“护理与医患会话行为”“人工智能赋能特殊人群话语研究”“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特殊人群话语研究之路。
论坛闭幕式由刘红艳教授主持,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主任李佐文教授、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唐锦兰教授、实验室首席专家顾曰国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本次论坛是学术会议走出高校象牙塔,走近需要特殊关爱群体的有益尝试,是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协同办会的一项创举,助力推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和语言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也是北外致力于回应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学术研究成果推广及运用的积极探索。
论坛践行创新办会理念,即开门办会、服务为本、中国方案、普惠共享,旨在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推动研究成果落地,服务特殊人群,为探索中国特色特殊人群话语研究之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来自北外、北京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山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太原市民政局、太原市慈善总会、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等国内外40余所高校、政府、医院及养老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博硕士生、管理者、护理员参加论坛。本次论坛设6个分论坛,邀请18名专家学者,发表16场主旨报告。受邀专家学者自费参会,投身特殊人群公益事业。本届论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微博阅读量20万人次,直播观看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