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奥地利驻华大使马丁•赛迪科在中奥建交40周年之际访问我校,我校党委书记杨学义会见来宾,双方进行了亲切愉快的交谈。随后,赛迪科大使为德语系师生做了一场内容翔实的主题报告,并接受了校报学生记者的采访。大使先生在报告中介绍了中奥关系发展现状,为两国关系继续良好发展提出了建议,并谈到了目前中欧关系的发展情况和近期影响欧盟内部稳定的头等大事——成员国债务危机。

中奥关系40年
回顾中奥建交史,赛迪科大使说,1971年两国在罗马尼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时,没人能想到,两国关系日后的发展能够如此迅猛。大使通过数据和图片向大家展示,中国在2010年底就已经成为了奥地利最重要的海外贸易伙伴。此外,两国政治合作日益密切,高层互访频繁,今年5月5日奥地利总理法伊曼就曾访华并与温家宝总理会谈。两国还非常重视文化交流,比如通过高校在医药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了中医药文化和治疗作为专业学科在奥地利高校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投资和技术领域的合作也同样欣欣向荣。大使诙谐地说,很多人对奥地利的先进技术都不太了解,但实际情况是,当今市面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手机内部技术支持都是奥地利企业提供的。没有这些技术,大家的手机就不能正常运行。
展望未来,赛迪科大使相信,中奥两国的贸易总额到2015年将至少达到如今的两倍。但是他也提出,想要达到两国贸易关系的平衡,仍然需要克服贸易逆差等问题,。他希望,中国能够增加在奥地利的投资,放宽从奥地利进口产品的领域。
中欧关系和欧盟债务危机
赛迪科大使认为,奥地利是欧盟成员国,所以中奥关系离不开欧盟与中国关系这个总框架。他介绍了中欧双边在经贸、政治、环保、科学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也特别提到了欧盟正面临的债务危机。大使说,虽然奥地利在这场持续的经济危机中也受到了一定打击,但仍然积极参与欧盟救助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深陷债务危机的成员国的措施,他同时还对中国政府支持欧盟共度危机的措施表达了感谢。

青年人在中奥合作交流中大有可为
在报告的最后,赛迪科大使与在座师生们进行互动交流,与大家讨论了中奥学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欧盟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立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展望、欧盟内部劳动力自由流动等方面的问题。

报告结束后,在学生记者对赛迪科大使的采访中,大使称赞了北外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高度评价了德语系学生流畅而准确的语言能力,并就德语学生更好地为促进中奥交流合作做贡献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保持了解和学习奥地利文化的热忱,可以加强阅读一些奥地利历史等;其次应该在平时坚持通过互联网和书籍等媒介途径获取奥地利的相关新闻,关注奥地利最新的发展动向,这不仅包括政治和经济方面,还意味着文化方面比如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他说,提到奥地利,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这固然很好,但同时也必须让大家认识到,奥地利仍然不断诞生着新生代的伟大艺术家,优秀的当代文化和古老的传统经典都是奥地利的宝贵财富。中奥两国在文化交流领域既有政府间开展的大量合作项目,也有非官方层面的合作项目,赛迪科大使鼓励大家都积极参加进来,从而加强对奥地利发展现状的了解。学习和推介奥地利的当代文化、青年文化,对中奥两国间的交流合作意义重大,这也是青年人应当承担的一项艰巨任务。
与北外的不解之缘
“我非常喜欢走进学生们中间,也非常乐意为他们做报告。比如今天的这场报告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积极踊跃地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我们互动交流得非常好。另外,我的女儿之前在奥地利学习法律和汉学,而现在也来到北外学习中文,所以我和你们之间的关系又亲密了许多。”
赛迪科大使曾到访北外多次。他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北外是一所名副其实的一流大学。从一方面来说,这里的教学质量优异,就比如德语系的学生们不仅要学习德语语言,也要学习德语国家的国情知识,他们在交流中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全面的综合素养,这正是北外教学成功的体现。从另一方面来说,北外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校园设施十分齐全。在奥地利,甚至连著名的维也纳大学都没有为学生们提供这样好的运动条件。奥地利的大学通常没有“校园”这个概念,但大使认为“校园”的存在非常必要,它能够使学生享受到便捷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条件。大使笑说,自己喜欢运动,每周都要踢一次足球,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在北外的运动场上一展风采。
采访结束时大使先生请学生记者转达他对北外学子们美好的期待,希望大家今后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北外今年70周年校庆的诚挚祝福,祝愿北外今后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学生记者:李珅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