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歆语工程”青年发展论坛举行。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就业服务处副处长曾松亭、北京团市委研究室副主任龚波、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党外干部处副处长薛晏、河北省平山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建平、山东潍坊育英学校校长王军、山东潍坊育英学校副校长王全友、山东潍坊一中杨美芳老师、我校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张妮妮、团委书记陈洪兵等嘉宾出席论坛。部分院系团总支书记、“歆语工程”往期带队教师代表以及受益地区学生代表、“歆语工程”志愿者代表参加论坛。论坛由团委书记陈洪兵主持。
首先,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歆语工程”往期实践活动照片。
曾松亭副处长、薛晏副处长、龚波副主任先后发言。曾松亭副处长指出,北外“歆语工程”实践活动是一项具有独创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社会对大学生成长方向的要求是一致的,希望在今后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越办越好。薛晏副处长指出,“北外的学生,要上得国际大舞台,也要下得乡村小课堂”,北外学生不仅应该在联合国、奥运会等国际化的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应该深入到最广大的农村中去,承担起社会责任,全面地了解真实的中国。龚波副主任针对青年成长提出,成长要有高低、成长要有载体、成长要有尊严,他希望青年们能将实践活动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充分利用以“歆语工程”为代表的良性舞台,把握大流,杜绝不良因素,有尊严、有目标地求成长。
接着,“歆语工程”志愿者代表、在校生代表、受益地区代表、带队教师代表先后发言。志愿者代表陈筱、艾婧、李奕、赵树宇结合自己的志愿者经历表达了对“歆语工程”的感谢,表示“歆语工程”不仅提高了自身个人能力,更在短短数周的时间内加深了他们对于祖国、社会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鼓舞了当地孩子学习英语的信心。北外在校学生代表赵哲和李姝晴表达了参加“歆语工程”社会实践活动的意愿,来自济南外国语中学的受益地区代表唐佳宁同学对“歆语工程”表达了感谢,并且赞扬了志愿者们的“歆语”精神。随后,参加过“歆语工程”带队教师代表刘刚、蔡芝芳、李文斌、李源、黄伦伦分享了各自的带队经验,表达了对“歆语工程”、志愿者同学、领导的感谢,相信“歆语工程”会在一年又一年的完善和提高中越办越好。
在论坛的尾声,地方省市教育厅局领导代表以及山东潍坊地区学校嘉宾们都表示了对“歆语工程”的肯定以及祝愿,同时高度赞扬了志愿者的工作效率,也期待与“歆语工程”的长期合作。来自社科院的张妮妮院长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点评。
最后,论坛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合影留念中结束。据悉,2011年暑期“歆语工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招募活动即将展开,希望有更多的北外青年能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将美妙的语言带到更广阔的地方,一起“歆语”实践,让希望燎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