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6月3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多学科视角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研讨会”。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贾德忠,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丁贞栋,来自北外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英语学院、德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北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曼倩主持。
贾德忠强调,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须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构建“大思政课”建设新格局,着力构建高水平的思政课程工作评价体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北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在开幕式致辞,表示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围绕“三进”进行教学研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丁贞栋在讲话中强调,高质量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要从学理性上进行阐释,要深度融合北外的学科资源与语言优势,打造具有北外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英语学院副院长张莲以《思政引领、“三进”育人:应用语言学视角的思考与观察》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指出思政引领、“三进”育人的本质是以知识性、学理性、专业性使学生内化于心,引导学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建设者。
北外教务处处长李莉文、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强、德语学院院长吴江、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小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尚会永、思政课教学督导吕才围绕“三进”建设经验依次发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需要从多学科视角把握和理解。多学科间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提升了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的方法认知,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理解。
会上,贾德忠为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北外获奖团队指导老师、学生进行颁奖。英语学院本科生章瓦尔分享了“三进”课程学习体会。
此次会议聚焦多学科“三进”教学研究,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对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北外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