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党委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育英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3-06-04 19:35:36 来源: 党委宣传部 编辑: 张曼、邱显锋

6月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王定华主持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育英学校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育英学校考察的报道视频。王定华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这两次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发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

王定华从六个方面谈了学习体会和思考:

一是提高认识。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深入准确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对教育强国的认识,充分认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定位。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做好各方面准备,明确方向,抓好重点,不断增强教育自信,加快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教育力量。

二是支持基础。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基点。只有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抓稳抓实基点,才能从根本上攻克难点,疏通堵点,突出重点,展现亮点。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北外要把附属幼儿园、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抓实抓好,促使其将学生培养为具备创造性思维品质,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三是担当龙头。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铸实龙头,首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充分体现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这一鲜亮底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统筹做好“引进来”“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推进全球学习、全球研发、全球实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北外作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外语院校的领头羊,要练内功、强保障、重创新,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四是淬炼师资。强教必先强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做好传帮带,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要通过建设良师工程,推进强师行动,落实惠师政策,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不断涌现的新局面。

五是密切交流。语言是教育的基本载体,是打开中外民心相通之门的钥匙,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资源。语言不强,沟通不良。北外要创新形式,着力把大语做强,中语做优,小语做好。要加强中文的国际传播,克服困难,多语种推广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不断提升国家语言文化软实力。要把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好,科学分析海外孔子学院战略定位、作用发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的问题。要立足国际格局变化,胸怀“国之大者”,提出科学建议,培养有用人才,产出重要成果,服务国家战略。

六是确保质量。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北外要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推出具有北外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要系统谋划,持续推进改革,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平稳较快高质量发展。

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从三个方面谈了学习体会:一是要深刻领悟教育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不断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代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教育、科技与人才具有内部一致性,三者相互支撑、一体推进。世界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五大科技中心迁移都体现了三者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把握这组关系,必须秉承教育先导的理念,从解决人才支撑问题入手。二是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战略的系统性、科学性、长期性,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和协同性。从主动性上来说,必须积极联系世界、影响世界。不仅要做好中国十四亿人的教育,更要立足于十四亿人的教育,去考虑世界近八十亿人的教育;不仅要做好中国的事,更要操好全球的心。从创新性、协同性上来说,横向地看,世界的科技中心、人才高地,首先是教育高地。构建一流大学体系、培养一流人才方阵,需要各大高校打破围墙、高位布局、协同合作、创新发展。纵向地看,大中小幼外语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教育体系间的协同贯通。对此,北外应利用好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将“大有可为”转变为“大有所为”。三是要深入研究“教育强国,外语何为”“强国建设,外语何为”的时代命题,创新北外“五育并举”新模式,构建北外事业发展新格局。外语既可直接服务于外事外交,也可通过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在后者这一层面上,要落实好以师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规律为基础的办学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一是强调体育,二是强调劳育,三是强调以实践为抓手的智育,便体现了这一关键理念。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这也点醒我们,要切实引导北外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先生”。

杨丹指出,强国建设需要科学、动态的监测。教育强国的概念中提及了教育公平、教育的质量水平、教育的服务能力、教育的发展潜力等内容。北外相关单位应对此进行系统的监测、评估与总结,不断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紧迫感。北外在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的过程中,务必要以全球视野考虑问题,不断推进“三个全球”“三国”等总体战略布局。

党委常委、副校长贾德忠指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全面理解精髓要意,深刻把握实践要求,锚定建设教育强国目标任务,努力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一是要进一步凝练亮点特色,在规定动作不走样、学习时长和时间节点有保证的同时,高度整合学校办学特点与品牌项目,创新自选动作,下移工作重心,加强交流互建;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增强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把准时代前行方向;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体制机制,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与实习就业平台,全面谋划独具北外特色的大思政课,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培养“三有”人才。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丰富内涵,科学回答了教育强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高度肯定了新时代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增强了高校师生的自信感、自豪感。坚持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基本路径,也是北外建设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北外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协助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进一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惠民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又一次极具政治性、思想性、全局性、战略性、统领性的重要讲话。这既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内容的全面阐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最新发展,也是对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关心和讨论的有关问题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一是要准确把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相互支撑,共同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二是要主动承担“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使命;三是要切实引领基础教育发展,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要加速推动教育数字化、现代化发展,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五是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六是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充分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促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教育中心。

教育部主题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成员戴国印,北外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国际教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