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9—2020)》新书发布暨《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21—2022)》工作启动会 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3-05-11 18:22:42 来源: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编辑: 尹远

5月10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9—2020)》新书发布暨《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21—2022)》工作启动会在北外召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副主任夏娟,北外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外人文交流年鉴》副主编、北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副院长薛维华主持。

杜柯伟表示,《中外人文交流年鉴》编写工作,真实记录了中外人文交流发展状况,是填补中外人文交流史料系统梳理的空白,做好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总结梳理中外人文交流现状,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务实之举,对于扩大中外人文交流影响力,发挥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引领示范作用,推动中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各领域人文交流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他强调,在《年鉴(2021—2022)》编写过程中,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年鉴编写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对年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要不断提升编写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及时修订完善第三部年鉴编写的工作方案,落实年鉴工作的相关机制,系统全面、客观正确地反映2021-2022年各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三要全方位发挥年鉴作用,为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学术支撑,探索数据库、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推动年鉴工作的科研成果转化,努力将《中外人文交流年鉴》打造成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品牌。

赵刚首先对与会各单位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向为《中外人文交流年鉴》的编写、出版和发行付出辛勤努力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敬意。他指出,《中外人文交流年鉴》的出版对于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人文领域的互动与合作具有深远意义。自三年前首部《年鉴》付梓以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牵头、北外组织发起专家团队编写的这部出版物,引起了国家部委、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关注,已成为中外人文交流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而《中外人文交流年鉴(2019—2020)》第二部顺利出版,又为中外人文交流揭开了新的篇章。他指出,在《年鉴(2021—2022)》的筹备工作中,要继续记录和整理中外人文交流的发展轨迹,加强与各方组织、各文化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以资料整理辅以大数据分析与学术研究,充分发挥北外社会服务职能,尝试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的资源整合和相关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联合出海献力献策,实现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

《中外人文交流年鉴》主编、北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意从领导支持、机制优化、团队打造、流程把控、结构完善五个维度总结了《年鉴(2019—2020)》编写及发布的成功经验,从指导思想、编写原则、写作结构、编写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介绍了《年鉴(2021—2022)》的启动工作,同与会专家围绕年鉴编写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她表示,在《年鉴(2021—2022)》编写过程中,会进一步加强编写团队与专家顾问的联系,形成年鉴编写的智库团队。

在特邀专家发言环节,专家们高度肯定了《年鉴》出版的意义和价值,指出《年鉴》具有政策咨询功能,是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智库性报告,要充分发挥《年鉴》存史资政的作用,为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会上,与会专家重点围绕前两部年鉴的编写、出版经验,《年鉴(2021—2022)》编写结构优化、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年鉴出版工作建议、数据库网络平台建设等进行了交流研讨。作者们表示,将根据会议精神,按照工作分工做好年鉴编写工作。

夏娟作会议总结,她认为会议对《年鉴(2019—2020)》的编写与出版进行了总结,对《年鉴(2021—2022)》编写工作进行了研讨和部署,达到了预期效果。关于年鉴编写,她进一步指出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宣传推广人文交流研究和人文交流事业、讲好中国故事等角度思考年鉴编写工作。其次,要总结经验,梳理问题,不断完善编写工作方案,及时研究解决的对策。再次,要做好年鉴的后续开发和利用工作,基于年鉴编写,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政报告。最后,她希望将年鉴编写列入学校考核和评价机制,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年鉴编写工作,也希望各位专家顾问能够继续发挥力量和智慧优势,指导好《年鉴(2021—2022)》的编写工作,推进年鉴编写早出成果。

北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西平、长青学者武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葡语国家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成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前副主任杨晓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员张冰,中国新闻社海外中心副主任赵文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审赵丽以及《年鉴(2019—2020)》编委会成员、作者、媒体代表等4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