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王定华主持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校领导、全体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参加会议。
王定华指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增强政治能力。
王定华对北外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叠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成为国际乱局中的稳定器、变局中的正能量。“乱云飞渡仍从容”,就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要读懂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并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前三卷一起系统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忠诚上。
二是提升理论修养。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提升理论素养,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掌握运用能力。全校党员干部要强化理论思维,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努力掌握贯穿这一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善于从两个大局出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提倡双语对照。我们要用好中英双语版本,结合北外特色,突出学习重点,提升学习成效。要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节,深入思考学校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完善全球治理中应当发挥的作用。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文版纳入相关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青年先锋读书会、党员学习教育、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教材。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学习与“三进”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各语种专业的学生开展深入学习。
四是结合北外实际。《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聚焦党和人民事业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和发展难题,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权威指导。我们要更好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对表对标;要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聚焦立德树人根本,持续做好“三进”试点工作,推动“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更好应用;要瞄准一流建设方向,依托“101工程”卓越、振兴“双计划”,不断提升学校学科布局和建设水平;要把握前沿发展态势,研究加强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开展;要审时度势提前谋划,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发展,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平稳有序高质量发展。
王定华强调,我们即将迎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回信一周年,当前要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习,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相结合起来,在全校上下持续兴起学理论、悟思想、增干劲的浓厚氛围。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精心安排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工作;要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理论学习同总结经验、关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及时总结和提炼特色做法和有益经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干事成效,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杨丹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进行的生动实践与理论探索,对于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阐发更加全面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表达和进一步发展。
杨丹从四个方面谈了学习体会:一是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自觉。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深刻思考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自觉。二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高度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百年大党的理论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要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捍卫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高度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学术自觉。我们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出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增强学术自觉,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传播国家立体形象。要发挥北外全球平台优势,通过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和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等平台,汇聚全球思想文化,加强学术自主,讲好中国故事,阐述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四是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认识外语类院校的当代使命,增强北外道济天下的行动自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解决全球发展和人类未来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同。北外要勇担新时代使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语言共同体,同时发挥北外全球合作网络,为各类共同体的建设贡献力量。
杨丹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时代自觉、理论自觉、学术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好地推动北外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从三个方面谈了学习认识和体会: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二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斗争是我们党攻坚克难、战胜强敌、发展壮大的伟大灵魂。要深刻领会坚持敢于斗争的重要意义,弘扬斗争精神,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三是加强国家传播能力建设,发挥北外学科优势,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的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育人水平,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重点分享了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八部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下相关论述的学习体会。他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集结了近年来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表述,通过丰富的理论体系、标志性的概念、深入的分析阐述,不断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支柱、充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有力表达,成为中国推进软实力建设的有力抓手。北外要认真学习体会,结合自身发展,发挥学校优势,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分享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敢于斗争”的学习体会,他表示,要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高标准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要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教务处处长李莉文提出,要深刻理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关于“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内涵意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北外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以实干担当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委宣传部、党办校办等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