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北外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和全国涉外院校思政课负责人协作会协办的“我们从延安走来——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北外党委副书记苏大鹏、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延安大学副校长谭虎娃,全国涉外院校思政课负责人协作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鸣歧等出席会议。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共聚云端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议由北外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强主持。
苏大鹏向积极支持本次论坛的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和全国涉外院校思政课负责人协作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分享了四点心得体会:一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坚持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二是全球视野是最好的定盘星,要坚持胸怀天下,立足全球视野,应对百年大变局;三是理论创新是最好的成功密码,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是延安精神是最好的财富,要用好红色资源,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王炳林作了题为“中共党史党建的学科建设问题”的主旨报告,从如何设置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三大体系”等三个方面对建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进行了深刻阐述,并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六个方面对中共党史党建二级学科设置提出见解。王炳林强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知行合一、坚持大历史观和坚持恰如其分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四大基本要求;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必须注重这三大体系间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谭虎娃以“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为题作主旨报告。他通过列举延安时期共产党在政治、文化、教育和生态上的创新之举,指出创新贯穿于延安十三年历史的始终,贯穿于党的各项事业之中,并总结了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三点历史经验:一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要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的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我们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引领时代发展;三是坚持调查研究,让调查研究成为一种风尚,成为创新的坚实基础。谭虎娃表示,我们要学习延安时期创新发展的经验启示:谨记创新需要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要坚决反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要将学习讲话精神和自我思想革命结合起来。
会议还同步举办了“延安精神传承与新时代立德树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政课程”两场分论坛。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北外教务处处长李莉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对分论坛进行了总结。
本次会议由北外依托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联合全国涉外院校思政课负责人协作会举办,旨在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于2019年3月16日在延安大学成立,其宗旨是继承和发扬延安红色基因教育理念,共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全国涉外院校思政课负责人协作会成立于1990年,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29届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