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约旦建国100周年。12月22日,首届中约友好对话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阿语楼国会厅举行。来自中约两国政府、经贸、文教、企业界的专家学者与行业代表,以“百年机遇:共建‘一带一路’与约旦‘2025愿景’”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展开对话,分析国际形势、分享合作经验、深化文明交流、增进行业互信,旨在助力两国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深入开展,为在百年新起点上建设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中约关系注入新动能。
活动前,北外党委书记王定华,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会见了与会嘉宾,并共同参观了中约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成果展。
主旨活动上,杨丹代表北外致欢迎辞。他表示,此次中约友好对话会的举行,对中约双方更好地迈向第二个百年征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话会议题设置涵盖多个层面,充分体现了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约两国从战略擘画到广泛共鸣,从宏伟蓝图到具体项目,互学互鉴互通、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在新时代,北外将继续聚焦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三大领域,充分利用外语、外嘴和外脑优势,从传统中国、当代中国、时政中国三个维度出发,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在“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世界的全面、真实、鲜活的中国观;在“把世界介绍给中国”的过程中,形成中国的理性、开放、包容的世界观,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约旦“2025愿景”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驻约旦大使陈传东、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涛、约中非政府文化合作委员会主席塞米尔·哈巴什纳、约旦阿拉伯钾肥公司(APC)董事长沙哈代·艾布·哈迪布、外交部原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约旦投资部促进司司长比拉尔·哈姆先后作主旨发言。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约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各层次各领域交流活跃,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在能源、通信、交通、农业、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可再生能源、服装、电子产品、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已展开广泛合作,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境中,两国人民的守望互助令彼此倍受鼓舞。未来双方应聚焦民生发展、促进合作共赢,着眼未来友好、推动青年交流,拓展对话渠道、加强文明互鉴;共同推进两国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为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做中东和平稳定的维护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互学互鉴的好朋友。首届中约友好对话会的召开,必将开启中约友好合作的新篇章。大会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刘大为主持。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刘大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国东向中国网埃及籍记者、主持人侯萨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原北外阿拉伯学院约旦籍教师茉莉,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埃及籍记者穆佳琪,中国网多语部记者王楠,北外阿拉伯学院硕士研究生贾悦琪、孙丰轩,国投集团青年代表孟雯婷、李晨等8位中阿青年代表赠送了《共同梦想》(第一辑、第二辑)阿文版图书。《共同梦想》一书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出版,生动讲述了全球五大洲20个“一带一路”共建项目推进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杨丹和胡萨姆·侯赛尼向中阿青年代表赠送《约旦文化教育研究》一书。该书为王定华书记主持的北外“双一流”建设标志性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的系列成果之一,为中国读者深入了解约旦历史、文化、教育、科技情况提供了权威读本。
随后,对话会举行了两场专题圆桌会。在“新愿景新机遇:中约合作的机遇与未来”圆桌会上,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安曼工业协会副主席艾哈迈德·赫德里,北外阿拉伯学院教授、扎耶德研究中心主任薛庆国,安曼文化局原局长萨米尔·赫里诺等中外嘉宾,就如何构建新国际环境下的中约关系、促进中约经贸合作,如何更好地突破传统范式、推进中约战略合作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务实合作共赢:中约经贸合作的实践案例”圆桌会上,约旦阿拉伯钾肥公司董事长沙哈代·艾布·哈迪布,国投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华,塔拉勒环球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努尔尚薇,华为约旦分公司总裁王剑,浙江盈帆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穆德等中外企业界嘉宾,结合所在机构在对象国开展合作项目、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践与经验思考,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赠书环节及圆桌会由北外阿拉伯学院院长刘欣路教授主持。
首届中约友好对话会由北外与中国外文局联合主办,北外阿拉伯学院与煦方国际传媒联合承办,国投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支持。阿拉伯学院全体师生以及中约各领域嘉宾、中阿青年代表参加活动。新华社、CGTN、中国网等多家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和深度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