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文学所举办第46期“文学与文化论坛”
发布时间:2011-04-22 12:39:07 来源: 文学所 编辑:

       4月20日下午,第46期北外文学所“文学与文化论坛”举办。此次论坛由社科院研究员、《外国文学评论》前主编盛宁主讲,题目是《刍议走出“文化研究”的困境》。文学所所长王炳钧教授主持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本校各院系的师生4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盛宁研究员从《东方早报》一篇反思文化研究尴尬现状的文章谈起,对国内十几年来文化研究状况进行了剖析。他指出,从1995年在大连举办的“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国际研讨会至今,国内学界对文化研究的热情持续升温,但总体缺乏有份量的成果。究其原因,他认为国内的文化研究主要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对文化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历史—社会背景缺少认知,对欧陆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和美国的文化研究三者不同的问题意识和理论预设未作清晰的辨析;二是对待西方学界的文化研究缺乏带有距离感的审视和批评。西方学者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很早就指出研究所表现出的政治倾向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研究者个人的影响,因而研究者要警惕“文化至上主义”;三是把文化研究这一原本就是“实践”的问题当作“理论”。西方的文化研究注重个案分析,问题意识明确,研究对象具体;国内研究则侧重于理论,内容易流于空泛。就此,盛宁研究员提出,国内的文化研究也应具有问题意识,摈弃虚空高蹈的“理论铺陈”,关注现实。 
         在提问与讨论环节,王炳钧教授提出,缺少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国内学界研究传统的局限可能也是国内文化研究面临困境的两方面原因。盛宁研究员对此表示赞同,并指出国内外语教育长期以来普遍存在以应试为主、不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的弱点。他希望从事文化研究的学人应当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提高历史意识、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与会老师和同学还就文化与文学的概念、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间的关系、文学阐释的不同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