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教育法治论坛”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10 09:16:24 来源: 法学院 编辑: 郭玮

    12月8日上午,由法学院、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九届教育法治论坛在学校行政楼507会议室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我校法学院、英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欧语学院、德语学院和历史学院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分为“教师法修订”和“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实施”两个单元。与会专家学者共议《教师法》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教师法》修订建言献策,共同展望新时代教育法治的未来发展。
    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米良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应该成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南,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的规范约束,要让立德树人成为我们每个教师内心的价值认同,成为我们的一种行为方式。
    论坛第一单元主题为“教师法修订”,由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赵永庆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劳凯声教授以《教师身份的演变及其权利义务问题》为题发言;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田静结合自己从事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从保障性和竞争性的角度来完善制度。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安教授表示,《教师法》修订应该与社会经济问题相结合,提升教育在推进创新型国家构建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鹏副教授从教育机构改革、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等角度提出了对教育部事业单位改革的相关思考。
    会议第二单元主题为“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实施”。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张冉副教授以《师生关系规范与法律问题》为题,首都师范大学蔡海龙副教授以《教师法律制度变革的问题与挑战》为题,我校国际教育学院讲师巫锐博士以《德国学术不端的内部治理机制:概念、程序与反思》为题,我校法学院讲师李帅博士以《数字时代教师权益保障中的平台责任》为题先后作了发言。
    我校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姚金菊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她表示,本次论坛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深入研讨,教师的专业身份定位和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最重要的议题,期待着形成教师共同体文化,形成法治思维,并推动学者和管理者形成共识,推动教育法治的未来发展。

    教育法治论坛是由我校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2011年发起的系列论坛。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是2011年成立的校级研究中心,已经成为首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法治研究机构。中外教育法研究中心每年举办教育法治论坛,今年是第九届。教育法治论坛旨在为研究者、管理者和决策者、教育决策机构、教育管理部门等提供对话平台,研讨教育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