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攀登者》主题教育电影党课
发布时间:2019-12-02 09:36:31 来源: 宣传部 编辑: 郭玮

    11月30日下午,我校以《攀登者》为题材,在西校区国际大厦礼堂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电影党课。学校近千名学生党员参加活动。

    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攀登者》总策划、上影集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汪天云,《攀登者》第一次登峰领队队长扮演者刘小峰,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研究员慕玲,向同学们讲述了《攀登者》拍摄背后的感人故事和“攀登者”精神意义所在。电影党课由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何辉主持。

    杨丹在发言中结合自己的三年援藏经历,与师生分享了他对于《攀登者》电影中“珠峰精神”的理解,他指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珠峰梦”,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攀登者》电影所展现出的爱国、激情、梦想、执着、坚韧、勇敢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通往世界的价值桥梁。
    杨丹生动讲述了他第一次看到珠峰的情景,描述了第一次看到五座八千米以上高峰出现在眼前时激动澎湃的心情,他表示,北外学子要学习和弘扬《攀登者》电影中展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奋斗精神、勇往直前的精神,继承北外红色基因,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个人成长与北外2050愿景相结合,在学业上、工作上更重要的是在价值上攀登自己的“珠峰”,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价值去奉献祖国、影响世界、改变未来,使我们国家真正成为世界的“珠峰”。

    汪天云和大家分享了电影创作的幕后故事,他表示,攀登珠峰对于中国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攀登者》这部电影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智慧、汗水,展现了中国人独有的登山精神。刘小峰分享了参演《攀登者》的感受,他表示,《攀登者》是他从艺二十多年来,第一次以全体升国旗唱国歌作为开机仪式的电影,希望同学们认真观看电影,共同感受父辈们为国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慕玲表示,《攀登者》是主旋律电影的创新,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再造和传递,表现了影片主人公的情感和英雄行为,电影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
    《攀登者》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展映”七部重点影片之一,讲述了中国登山队两度向珠穆朗玛峰发起冲刺的故事。1960年,中国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但却因为没能留下影像资料而受到国际登山界的质疑。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并成功登顶。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登山精神。影片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经久不停的掌声。

    观影活动为全校学生党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影片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感慨万千、备受鼓舞。

    国际商学院本科生曾晴怡表示,影片令人非常感动和震撼,登山队员胸怀祖国、心怀梦想,他们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让我们为中国的登山事业喝彩!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本科生吴陈洁娴表示,《攀登者》这部影片传达出了中国人的登山精神:坚持不懈、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影片中的每个登山队员,都不忘初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让人十分感动。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从父辈人的身上,学习到这样顽强不屈的精神,努力将自己变成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徐璐瑶表示,每位党员都应该学习贯彻攀登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勇敢追梦的新时代,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是执着的追梦人。我们只有秉承不怕苦,不怕累的攀登精神,团结一致、不懈奋斗,梦想才会照进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庞庆表示,“攀登精神”就是要勇于攀登、不怕吃苦、胸怀天下,善于勠力同心、团结合作,树立坚定理想和远大抱负。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具备“攀登精神”。让我们做一名肩扛重担的“攀登者”,实实在在地“登”,登上人民幸福的大道。勤勤恳恳地“扛”,扛起民族复兴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