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变化世界与人的未来”为主题的北京论坛(2019)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我校党委书记王定华,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应邀出席开幕式。会议期间,王定华与杨丹分别会见了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朴仁国,就北外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了沟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出席开幕式并作特邀报告。杨洁篪强调,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承载着推动文明包容互鉴、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使命。要坚持平等互信,实现持久和平;坚持对话协商,实现长治久安;坚持共赢共享,实现共同繁荣;坚持相互尊重,实现文明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
11月2日,杨丹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北京大学联合举行的《非洲通史》新卷发布会。在“中非大学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专场主题发言中,杨丹强调,北外致力于培养“非洲语言+通用语言+专业方向”、知非友非的复合复语型人才,积极搭建国际交流机制,开展智库交流,助推中非文明互鉴和共同繁荣。
本届论坛为期3天,围绕“多元文明”“变化世界”“人的未来”三大版块,共设13个分论坛、3个专场和1个学生论坛。我校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并作发言。文秋芳教授在主题为“多元文明交融下的语言、文化与认同”分论坛作了题为“在英语通用语背景下重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发言。在“非洲通史与非洲研究新视角”专场发言中,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分析了我国非洲法语国家研究的现状和挑战,孙晓萌教授阐述了北外在非通用语言人才培养、国别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思路。
北京论坛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论坛创办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连续举办十五届。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以北京雄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促进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柯静,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棲庆、执行副主任赵宗锋等参加了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