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对话名师系列工作坊,助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19-05-21 09:37:45 来源: 教师工作部 编辑: 郭玮

    为更好服务我校教师发展,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打造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学术双一流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对话名师系列工作坊。工作坊分为教师思政系列与教师发展系列,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嘉宾,与老师们面对面分享经验、深度交流。

    4月24日下午,对话名师系列工作坊教师思政第一讲“应用语言学专业课思政案例分析”在图书馆五层报告厅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有中出席并讲话,他表示,“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对话名师系列工作坊助力于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鼓励教师们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孙有中强调,教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在课堂上发挥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英语学院副院长、西藏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张莲担任第一讲主讲人,她从重要性、概念及特点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并结合应用语言学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了实际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运用。她表示,课程思政不能停留在表面,固化于形式,而是为了真正提高课程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育。教师应帮助学生换一个角度看高校政治思想课的缘由、功能和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求知。张莲向参加讲座的教师分享了书籍《教育目的的复杂性》,鼓励老师们从教育教学的意义出发,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5月15日下午,对话名师系列工作坊教师发展第一讲在图书馆三层报告厅举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屈文生作了题为“翻译史研究与法律翻译研究——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视角”的讲座。讲座由教师工作部部长苏大鹏主持。

    屈文生从翻译领域类型化研究样态、翻译史研究的时代特征、翻译研究史的前沿趋势等方面,阐述了跨学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他指出翻译史研究正经历着从旧文重编到开拓创新,从宏大历史到微观叙事,从文学翻译到文化交流史研究的转变。屈文生结合教学示范案列,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上应帮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使学生了解法律翻译在中西法律接触、冲突与交流过程中发挥过的和正在发生的真实作用。屈文生分享了自己从事翻译史研究及法律翻译研究以来的研究生涯和人生历程,并在平衡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如何看待跨学科领域研究等方面与在场的各位老师互动讨论。
    为助力学校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学术水平,本学期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开展对话名师系列工作坊、北外教师沙龙等一系列教师发展活动,助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更好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

 

(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