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三届全国南亚语种教学与国别区域研究研讨会暨中国南亚学会分会南亚语种学会2019年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南亚学会分会南亚语种学会主办,我校亚非学院承办,中国南亚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给予指导,来自全国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亚非学院院长孙晓萌致开幕词,她表示,北外亚非学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南亚语种群建设,积极推进南亚语言教学和区域国别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孙晓萌感谢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北外亚非学院南亚学科建设和发展给予的支持,并表示未来亚非学院将继续推进南亚语种学科建设、提高南亚语种教学及国别区域研究能力、深化与南亚各国学术与人文交流、为培养更多南亚语种学科人才继续努力。
中国南亚学会秘书长叶海林宣读了中国南亚学会分会南亚语种学会的新一届常务理事名单。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姜景奎当选为会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旭副教授、我校亚非学院副院长佟加蒙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春景教授等当选为副会长,包括我校南亚语种专业教师在内的全国各高校南亚语种专业多名教师被推选为常务理事,新一届理事会还增补了云南大学、深圳大学、华侨大学、湘潭大学、青岛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等20多家单位为新的理事单位。
在大会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薛克翘研究员梳理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强调了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印两国继续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叶海林探讨了我国区域与国别研究应如何开展的问题,强调区域研究应有明确的立场,科学的方法及跨学科的视野。姜景奎的主旨发言聚焦冈仁波齐与中印关系,考察了冈仁波齐的宗教、历史和文化,论证了该地区自古以来始终归属我国藏文化体系。
随后,在各个研讨分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区域国别研究、南亚语种教学以及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研讨议题兼具专业性与现实意义,从语言使用现状到具体文学现象的讨论,从南亚国家政体到“一带一路”在南亚的发展观察,从学科发展外部生态及语种建设规划的思考,到具体教学理论及方法在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的探讨,学术互动与交流热烈而丰富。我校梵巴语教师李灿以《鸠摩罗什失传译作〈新贤劫经〉残片的再发现》为题与参会学者进行了交流,获得了一致好评。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为我国从事南亚语种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学者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我国南亚语言教学与南亚地区研究的发展。
(亚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