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第二届中国生态语言学战略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研讨会由我校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由学术报告会以及常务理事与特邀专家参加的研讨会两个部分组成。
学术报告会在图书馆进行,开幕式由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会长、我校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兼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何伟教授主持。何伟介绍了此次研讨会召开的背景,涉及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成立一年多来所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推进,并对来自国内外20多所高校及其他学术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教师及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我校外研冠名讲席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致辞,黄国文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
来自复旦大学的祝克懿教授、南丹麦大学的Stephen Cowley教授以及香港岭南大学的Andrew Goatly教授相继做了学术报告,他们分别就官场生态话语的生态位、语言生态中的“人类”概念以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自然”与“时间”的生态性表征进行了探讨。随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兼《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李建波教授、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院长兼《外语学刊》执行主编孙颖教授、《中国外语》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常少华老师以“生态语言学与期刊发表”为题进行了发言,三位主编不仅详细介绍了目前三本期刊的发展状况,也点明了其与生态语言学研究成果发表之间的关联性。上午的报告会上,现场多位教师与同学就相关概念、话题等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讨论。
常务理事与特邀专家参加的研讨会在西院综合楼举行,该环节由何伟教授主持。何伟表示,生态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在国内外学者的协同合作和大力推动下,国际生态语言学学会与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先后成立,国内外两个学术团体均日益壮大,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学科体系框架趋于完整;在此背景下,为推动生态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学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需就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属性、研究范式、哲学观、热点话题、成果推介、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学会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常务理事及特邀专家均表示,生态语言学是一门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科;学科发展的基础是学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两者要双管齐下;同时学科发展离不开期刊的支持,两者是相互推动的关系;学术研究要有家国情怀,国内声音要让国外听得到。研讨会上,来自广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表示,非常期待在其高校举办生态语言学学术活动。《中国外语》《外语学刊》《国外社会科学》《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等期刊主编或编辑表示,将通过专栏或专刊的方式进一步推广生态语言学研究成果。
闭幕式由黄国文教授主持,何伟教授对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何伟表示,生态语言学在学科发展、学术研究、生态问题的解决、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材编撰等方面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倡导学界积极进行此领域的研究。
(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