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联盟第二届常务理事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8-10-15 09:17:14 来源: 外研社 编辑: 郭玮

    10月1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在外研社召开。

 


    联盟理事长、我校校长彭龙,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名誉理事长陈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我校副校长贾德忠、贾文键,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原司长孙霄兵,以及北外附校、北京四中、天外附中、江苏天一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南昌外国语学校、济南外国语学校、长沙市长郡中学、绵阳南山中学、北大附中、石家庄第二中学、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宁波市镇海中学、福州市第一中学、郑州外国语学校、重庆外国语学校、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山西大学附属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石家庄外国语学校等24位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联盟的发展需求与工作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为联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会议由贾德忠主持。

 


    彭龙表达了介绍了北外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加快内涵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举措,他指出,当前北外在扎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落实师资培养,推进课程建设,要把北外建设成中国外语教育的引领大学、推动传播中外文明的优秀大学、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大学以及服务国家发展的智库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联盟成立后得到了多位专家、领导的关注与指导。根据章程,联盟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为联盟工作提供业务咨询和学术支持。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联盟聘请陈琳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钟秉林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彭龙为陈琳教授和钟秉林教授颁发聘书。

 


    陈琳表示,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关乎国家生存和人类发展的重大工程,“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牵涉到几十甚至上百种语言,国际化人才至关重要。

 


    钟秉林表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紧密结合、协同创新。此次会议作为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紧密合作的典范和引领,将为国家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起到非常重要的带头作用。

 


    孙霄兵作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战略规划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他解读了新时代国家教育战略规划,介绍了我国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成绩,详细分析了基于国家教育战略规划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联盟秘书长,外研社党总支书记王芳作联盟工作报告。她分别从联盟一年来的工作、下一年工作计划及重点以及希望与期待等方面详细、具体、全面地介绍了联盟的工作成果和进展。
    随后,联盟各专项工作组代表分别就本工作组的发展思路与规划进行分享。学校管理工作组组长刁雅俊、教学指导工作组副组长黄国龙、活动组织工作组副组长王维真、北外模联工作组组长唐江林分别发言。在场的多位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负责人也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审议、讨论。贾文键作总结发言。
    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的全体常务理事前往外交部进行了走访交流。外交部考培处负责人向各位理事介绍了考录政策和人才需求情况,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济南外国语学校的三位北外校友分享了自己从北外人到外交官的成长经历,并与常务理事们互动交流。

 


    本届常务理事会凝聚共识、汇聚智慧,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各中学提供了共享资源、共建平台、共谋发展的新机遇,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联盟日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招生办公室主任薛维华,外研社副总编辑、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王勇等参加会议。

 

(外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