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成立大会暨“全球化时代历史学家的使命”座谈会在阿语楼国际会议厅举行。
我校校长彭龙,副校长贾德忠、贾文键、孙有中,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原校长腊碧士(Alfons Labisch),匈牙利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Borhy László)以及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历史学院成立大会。大会由贾文键主持。
彭龙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历史学院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北外一直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北外大力发展非通用语种建设和开展相关去与国别研究,目前已开设84种外语,将在2020年实现与中国建交国家官方语言全覆盖,为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做出积极贡献。
彭龙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北外的定位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学校顺应时代要求,并结合自身的定位,在全球史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历史学院。对于北外来讲,历史学院不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还是认识自身的一面镜子,只有参照其他国家历史与现实中的经验教训,才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昨天和今天,更好地把握我们自己和整个人类共同的未来。在了解自己的历史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与认识世界已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在这项任务中,同时关注如何将中国介绍给世界,“历史学院”将在此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既有中国历史的扎实基础,也努力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了解其他民族的文明与传统,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也是一个大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所必备的基础性建设,它标示着一个面向世界、把握未来的民族的心胸,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成熟和自信。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原校长腊碧士教授(Alfons Labisch),匈牙利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教授(Borhy László),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廉亚明教授(Ralph Kauz),北外全球史研究院特聘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长江教授(Frederick Lau),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汉学系李夏德教授(Richard Trappl),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James Lee),中国社科院世界史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黄兴涛教授,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孙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分党委书记郭家宏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周令飞,承德市政协党组副书记王学,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耿相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家峰教授,德国马克斯韦伯基金会中国代表处联络人马勊思(Folster Max Jakob),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研修部副部长肖立斌教授等嘉宾先后致辞,对北外历史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历史学院立足北外的多语种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中国历史学和世界历史学的发展贡献北外力量。
彭龙校长与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原校长腊碧士(Alfons Labisch)、北京大学历史系李伯重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中清教授共同为历史学院揭牌,标志着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正式成立。
彭龙向腊碧士教授(左一)、李伯重教授(右一)颁发学术顾问聘书
在随后举行的聘任仪式上,腊碧士教授和李伯重教授受聘为历史学院学术顾问,李中清教授受聘为历史学院名誉院长。彭龙向腊碧士教授、李伯重教授、李中清教授分别颁发了聘书。
彭龙向李中清教授颁发名誉院长聘书
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表示,2014年12月,北外成立了全球史研究院,选择在全球史研究院成立三周年的时刻挂牌历史学院,既是对过去三年历史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学校对北外未来形成更厚重文史教研氛围的期许。不论是大航海以来的中国近代史还是世界史,都会注重对各种语文史料的梳理和考证;这些史料涉及的语言多,用原始语言处理一手材料正是北外的独特优势。北外历史学院将建构新史观、拓展新史料、建设新学科,帮助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体系。
随后,腊碧士教授和李伯重教授分别作主旨发言。腊碧士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全球视野下的欧亚知识迁移》,他首先回顾了古代欧亚和十九世纪中德两国的商品贸易,进而在全球史视野下把握中国近代以来学习西方以求自强的一系列运动。李伯重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患难与共”:十七世纪全球危机与中国》,他刻画了十七世纪中英两国“无独有偶”的历史巨变,中国遭遇明清之变,英国遭遇内战,他认为,英国所遭遇的危机并不独属于英国,还是整个欧洲的“十七世纪危机”,唯有借助全球史视野才可能更好地把握。
当天下午,“全球化时代历史学家的使命”座谈会举行。座谈会共分为五个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不同文化的史学传统”“历史学家与社会变革”“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 “当代史学学术著作的出版与大众阅读”“孔子学院与历史学的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来自德国、匈牙利、奥地利、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二十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历史学科带头人、著名学者,媒体代表,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负责人参加会议。
(全球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