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应光明日报社邀请,党委书记韩震参加了该社举办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理论座谈会。11月3日,《光明日报》头版对座谈会进行了报道。
韩震与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扬勇,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吴德刚,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张首映,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国防大学少将马占魁,中组部党建所巡视员、全国党建研究会专职副秘书长陈东平,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淼,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云,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宁,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树荫,中央编译局办公厅副主任胡长栓等首都理论界10多位专家学者,畅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体会,对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及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进行了深入研讨。
韩震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进程得出的历史性判断,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韩震表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党的八大曾经判定“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认识到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则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今天,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得到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们必须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力争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韩震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目前,我国已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减贫数量占全球的70%以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后,我们的生产不再以数量为主要目标,而是以质量为主要追求;不仅要在物质生产上有平衡充分的发展,而且要在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有更高水平的供给;不仅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总之,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报道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11/03/nw.D110000gmrb_20171103_4-01.htm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M0MzQ4MQ==&mid=2654530151&idx=1&sn=b659c6ad1de6050e227197c74c050287&chksm=bd1733f18a60bae759b71cbf5bf2cecc3079516f4ad72f90ded6876030a586ccfcbe6fb8e181&mpshare=1&scene=1&srcid=1107XvbqCkSuN6zUPSyPHcLO#rd
(新闻中心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