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与全球发展》创刊号暨《二十国集团(G20)发展报告(2016-2017)》发布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7-10-16 22:55:31 来源: 国际商学院 编辑: 郭玮

    10月16日下午, 《区域与全球发展》创刊号暨《二十国集团(G20)发展报告(2016-2017)》发布会在图书馆举行。发布会由《区域与全球发展》编辑部及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原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我校校长、《区域与全球发展》主编、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主任彭龙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副校长孙有中主持。

 


    为向国内外学术界推介区域和全球发展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实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我校特推出聚焦区域研究与全球发展的学术性刊物,并已于9月推出创刊号。该刊物由教育部主管、我校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重点栏目包括全球治理、区域问题、国别研究、区域与全球文明、国际组织专题等。首期刊物就聚焦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特朗普的中东政策等区域与全球热点议题,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意义。

 

 


    同期发布的《二十国集团(G20)发展报告(2016-2017)》由我校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组织编写,通过整理大量一手资料和数据,系统性地对二十国集团主要成员国过去两年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及深入研究,并从学术视角探讨了跨境资本流动和后危机时代各国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而采取的创新战略等议题,还关注了G20杭州峰会、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热点问题。《二十国集团(G20)发展报告(2016-2017)》是《二十国集团发展报告》系列丛书的第二部作品,自出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彭龙指出,《区域与全球发展》创刊号及《二十国集团(G20)发展报告(2016-2017)》的出版是我校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的新成果。北外将于近期实现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语言和区域研究的全覆盖,该杂志的创建与发布对于此战略的实现意义重大。希望通过《区域与全球发展》这个平台,支持并鼓励各语言专业的教师,加强区域与国别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多语种、多学科的优势,将区域国别研究打造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点学科领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为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向校内外专家对杂志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诚挚地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定集全校之力及社会资源的支持将杂志办好。

 

 


    发布会上,原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高度肯定了我校在区域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指出我国在区域与国别研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将尽自身所能,为杂志的发展壮大而努力。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则为杂志近期的选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认为杂志应以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建国70周年为契机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中国经验。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也提出一个新刊物的创办来之不易,尤其是在国内学术期刊数量繁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建议杂志编辑部要通过各种形式,吸纳年轻学术力量,实现杂志的长远发展。中国国际经贸法研究会会长沈四宝也希望杂志的创办能为中国更深地介入全球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在国内学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到引领作用。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也就杂志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受到与会学者专家的一致认可。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与我校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加了当天下午的发布仪式,并就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除上述单位外,还有来自《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现代国际关系》等国内知名学术期刊的编者、驻京各大新闻媒体代表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创刊号与新书发布会及揭牌仪式活动。

 

(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