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号上午,国际组织学院首届(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在逸夫楼举行。校长、国际组织学院院长彭龙,副校长贾文健出席,典礼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际组织学院执行院长陶家俊主持。
彭龙首先对首届国际组织学院的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诚挚的祝贺。他指出,今年4月9日成立的国际组织学院是基于北外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七年实践。对于国际组织学院成立后的第一届学员,彭龙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要多读书,读书使人思维更开阔,想象力更丰富,更加充满好奇心。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打开求知之门的钥匙,这些是同学们在今后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中不能丢掉的。二是要有梦想,要坚持。每一位能够进入国际组织学院的同学都是来自各个名校的佼佼者,优中选优。北外会竭力为大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使大家有机会到全球最顶尖的学府进行学习交流;同时北外也对大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学们不仅要学好外语,更要有梦想和追求,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浓厚的中国情怀,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丰富专业知识技能的复语型、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
贾文键在讲话中谈及同学们要意识到自己今后学习和承担使命的重要性,珍惜学院提供的学习机会,找准自己的定位。他强调同学们要树立起社会责任感,要意识到自己的成功背后凝聚了许多人的付出和努力,要怀有感恩之心。同时,也要将自己的成功惠及更多的人。感恩和奉献是北外从延安时期一路走来的精神传承,也是存在于每一个北外人身上的红色基因。他还建议同学们要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和实践能力,不要只做“知识的容器”,要大胆质疑,勇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聆听,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出贡献,也为自己创造机遇。最后,他重申复语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北外的立身之本,倡议同学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多语能力,做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文莉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高度赞扬了国际组织学院在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并代表国际商学院祝贺国际组织学院开局良好;同时表示在接下来的教学和培养等各个环节也将精诚合作、资源共享、积极配合,为国际组织学院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国际组织学院校友2013级吴沛斌以及新生代表王艺颖也在典礼上分享了他们的经历与感想,并为同学们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座谈环节,陶家俊以“少年中国梦”为主题,和新生们分享了他的见解。他谈到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强则世界强;他还倡导大家要做少年中国梦的践行者,知行合一,争取成为一个有着伟大人格,独特精神魅力的生命个体。
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兼执行院长丛立先、法语系党总支书记戴冬梅、英语学院副院长王展鹏、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文莉、研究生院副院长郭华伟、国际组织学院学生及相关教师参加典礼。
(研究生院、国际组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