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院长约翰•W•博耶教授(Prof.John W.Boyer)访问我校并作专题讲座。校长彭龙、副校长闫国华会见了博耶一行。
彭龙欢迎博耶教授访问北外,并简要介绍北外历史沿革、院系设置、办学特色、学生规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基本情况。他表示,芝加哥大学是美国最富盛名的顶级大学之一,该校本科学院也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课程设置最为精良的本科生学院,方方面都值得北外学习与借鉴。彭龙表示,北外致力于培养复语型、复合型的国际化专业人才,非常重视与芝加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今年4月北外即将成立本科生学院,希望借此机会向芝加哥大学学习,并探讨双方在通识教育方面的合作机会,如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最后,他预祝约翰教授讲座圆满成功。
博耶表示,很高兴能够来北外访问并与北外师生进行交流、分享经验。他很高兴看到北外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外事人才,并致力于开展通识教育,培育社会精英。他强调,高等教育能够促进大众文化、现代化进程,大学更是创造知识、推动创新的源泉,大学唯有努力保存自身的历史、价值观和理念,才能走得更远。希望以此次讲座能够帮助老师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芝加哥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
国际处处长柯静,教务处处长金利民,专用英语学院院长、英语学院副院长李莉文,孔子学院工作处副处长和静,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吴浩等参加会见。
会见后,博耶教授在图书馆五层学术报告厅举办了题为“Century of Higher Learning: The University and Its Histories”的讲座,讲座由闫国华主持。
博耶介绍了芝加哥大学如何几经周折成功建校并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发展成美国一流高校,并向听众展现了芝加哥大学自哈珀(William Rainey Harper)校长以来所形成的严谨求知、发挥优势、自由辩论的强大而独特的学风,以及这种校风是如何深深植根于芝加哥大学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卓尔不群的历史的。博耶指出,芝加哥大学的成功得益于三大要素,即优秀的师资、完善的课程以及优质的生源。他还谈到了芝加哥大学乃至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如平衡通识教育、科技创新与职业发展的关系,如何保留高校自身历史特色以及如何肩负社会责任等。在师生互动环节,博耶从历史学家以及教育者的角度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鼓励教师学者投入本科生教学工作以及通识教育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专注学业、了解自我等问题做了精彩回答。博耶教授的讲座帮助我校师生更好地了解芝加哥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深入浅出、极具启发性。
约翰•W•博耶教授是芝加哥大学的杰出历史教授,自1992年起担任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院长至今已有20余年,任职期间他致力于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强招生,为国际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并在职业发展领域有诸多创新项目。芝加哥大学本科学院学生人数从3400人增至6000人,成为全美公认的最具声望和竞争力的本科院校。博耶教授还是德国及哈布斯坦帝国历史方面的专家,出版图书包括《维也纳帝国末期的政治激进主义基督教社会活动的起源1848-1897》《维也纳文化与政治危机:权利中的基督教社会主义1897-1918》等。博耶教授近期在为牛津大学出版社撰写奥地利1867-1987年的历史,并与Jan E. Goldstein共同主编现代历史期刊。本次讲座是基于他最近出版的《芝加哥大学:一段历史》一书,该书中文版正在由我校和静副教授进行翻译。
(国际处 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