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德国哥廷根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议在行政楼504会议室召开。我校副校长闫国华,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范从来,前任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Volker Stanzel),我校德语系主任王建斌,南京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所长方晓敏出席会议。哥廷根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现代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施耐德(Axel Schneider)通过电话参加会议。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张晓慧、南京大学孔子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程序列席会议。会议由闫国华主持。
闫国华对哥廷根大学、南京大学的各位理事和代表表示欢迎。他表示,哥廷根大学孔子学院由北外、南大、哥廷根大学三方合作建立,依托三所高校的优质资源与合作友谊而建立,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动力,必将进一步增强三方之间的互动,继续推动“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生双学位课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理事会议同意并任命了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安达为新任德方院长,听取了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期铿、现任德方院长夏多明(Dominic Sachsenmaier)所做的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听取了德语区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顾安达(Andreas Guder)所做的2017年工作计划。与会中德理事一致认为,哥廷根大学孔子学院在2016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需要继续坚持自身的学术特色,同时充分利用孔子学院总部的资源与项目,为当地提供一定的教育及文化服务。
哥廷根大学孔子学院(ACIG)成立于2014年7月2日,与德国其他孔院一样,该孔院以注册协会的形式运营,三方共同选派代表组成协会会员大会及理事会。其工作重点是促进汉语教学研究,提供汉语教学方面的学术咨询,传播人文、社会及经济学领域有关当代中国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6年,哥廷根大学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文化活动,与东亚研究中心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在学员数量、学术活动数量、参与人数等方面有较大突破和进展。2017年1月1日开始,著名德国汉学家顾安达将开始担任德方院长,将有助于提升孔子学院在整个地区汉语教学研究方面的影响力。
(孔子学院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