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大赛全国总决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6-12-05 17:43:38 来源: 外研社 编辑: 郭玮

    12月3至4日, 2016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外研社举行。我校党委书记、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韩震,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标准处处长王奇,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啄木鸟教育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程来川等现场观看决赛并出席颁奖典礼。

 

111
    本次大赛依托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做学术指导、外研社主办、北京少年行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大赛旨在向青少年普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及传统文化,面向全国初高中生展开,比赛于4月27日启动。大赛特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的老师为大赛设计题目,确保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大赛宣传覆盖全国11个城市的143所学校,报名参与学生达5000余人。
    大赛个人赛初赛采取网上答题形式,公平高效,操作简单;复赛阶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术语工程文艺组组长袁济喜,北京大学副教授、术语工程学术委员孟庆楠,外研社译审、术语工程学术委员陈海燕应邀担任评委,逐篇审阅了选手的论文,并在现场听取了选手精彩的答辩。团体赛方面,由各参赛团队自主拍摄、制作的视频短片获得网络总投票数累计12.1万。全国总决赛现场全程进行了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达到4.3万人次。

 

444
    个人组经过网络答题初赛、论文撰写和答辩复赛、半决赛听写和抢答等环节,最终有12名选手过关斩将,晋级全国总决赛;团体组经过原创视频作品网上公开投票,最终有4支团队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选手们通过演讲、抢答、创意表演三个环节角逐出本次大赛的一、二、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在4日进行的总决赛中,来自北京、上海和郑州的3名同学获得了大赛个人赛一等奖;来自太原市第五中学的参赛团队获得团体赛一等奖。优胜选手和团队、优秀指导教师和组织单位分别获得留学助学金、“少年行”课外提升项目以及外研社图书等奖励。
    本次大赛题目涵盖文史哲学科领域,着重考察选手的英语口语和翻译能力。外交部外语专家、术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陈明明,新华社译名室主任、术语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李学军,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术语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李雪涛,美国杜克大学亚太研究所前研究员文茂韬,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术语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胡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蒋丽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老师、术语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姜海龙等组成了专业评审团队,对选手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和指导。

 

222
    为全方位立体式地传播大赛的主题“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比赛期间进行了培训、讲座等活动。在初赛阶段,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术语工程学术委员吕玉华(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应邀在人大附中做了“从‘文以载道’谈思想文化术语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的讲座,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此外,承办方还在上海、南昌、洛阳、青海四地启动了“中华思想文化调研暑期专家训练营”,由部分专家团队成员参与(如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术语工程专家委员李照国),旨在以夏令营的形式在中学生中普及术语,知行合一,寓教于乐,将书本上的术语化为可观可触可听的体验。
    此外,承办方在全国十多个省市140余所学校进行了大赛指导图书——《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系列图书的推广活动,并通过海外活动项目,将该系列图书作为外交礼物赠送给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哈佛大学、尼泊尔国家卫生司、尼中教育协会等多个国家和国际非政府组织。

 

333
    “2016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大赛”以活泼有趣的形式和年轻化的风格,将承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带入青少年的视野,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