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23日,副校长闫国华率团出访瑞典、比利时,访问了瑞典对外交流学会和隆德大学,出席了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布鲁塞尔孔子学院理事会议,访问了欧盟口译总司。
10月17日,闫国华一行访问瑞典对外交流学会,会见了学会负责人莫妮卡•维尔卡拉,双方就加强瑞典语教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以及瑞典高校教授来我校进行短期讲学等事宜进行了会谈。闫国华希望瑞典对外交流学会为我校学生,尤其是瑞典语专业学生赴瑞典留学创造更多机会。瑞典对外交流学会隶属于瑞典政府,负责向世界介绍瑞典文化,扩大瑞典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多年来,在我校工作的瑞典专家均由该学会委派,该学会还为我校赴瑞典学习的留学生提供奖学金。
10月18日,闫国华一行访问瑞典隆德大学,与隆德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吕•奥克松进行会谈,就两校开展跨学科全面合作交换了意见,对校际交流合作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访问期间,闫国华还会见了隆德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语言和文学中心主任安德士•乌尔松、中文系主任皮特•西瓦姆、北欧系主任莲娜•劳松等多位负责人,并建议两校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共享双方优势教学资源,切实推进两校师生互访、学术交流等活动。代表团参观了隆德大学先进的语言学研究实验中心,与隆德大学中文系的部分学生座谈。这些学生对来我校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闫国华为他们解答了关于北外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欢迎他们来北外学习。
10月20日,闫国华出席了列日孔子学院2016年理事会议。列日大学校长、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阿尔贝尔•柯雷(M. Albert Corhay)教授、列日大学副校长巴斯卡•勒华(M. Pascal Leroy)教授、法学院院长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桑坦德尔•塞巴斯蒂安(M. Santander Sebastian)、商学院会计与企业金融教授韦费尔德•尼赛纳(M. Wilfried Niessen)等出席会议。阿尔贝尔•柯雷在讲话中对汉办和北外多年不懈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教师培训、文化活动做得都很有质量,从而保证了发展,提升了声誉。孔子学院已经很好地融进列日大学和列日市,成功地在比利时、法语大区、列日地区立足,作用远远超出了列日大学的范围。闫国华对孔子学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期望未来两校能够以孔院为平台,深化交流与合作。列日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分别作了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中比双方理事就列日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展开了热烈讨论,将扩大生源、汉语教师培训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
10月21日,闫国华出席了布鲁塞尔孔子学院2016年理事会议。比中协会主席、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汉思(Hans Van Duysen),比中协会秘书长米娅(Mia Meersman),外方理事黄文芳,中外方院长等出席会议。汉思对远道而来的北外理事会成员表示欢迎,他回顾了两年来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发生的变化,表示在中比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克服各种困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特别强调同在一所城市的孔院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问题,希望通过横向合作,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中外方院长分别作了工作报告、财务报告。中比理事就开拓教学点、扩大办学规模、设计开发不同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明确孔子学院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各位理事充分肯定了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望。
在比利时期间,闫国华还访问了欧盟口译总司(DG SCIC),会见了“机构关系与国际合作部”的执行主任博盖特•高奇(Birgit Goetze)及中国项目负责人保罗•博南(Paul Brennan)。闫国华介绍了北外概况,提出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适时签署合作协议的建议,合作的内容包括:北外师生赴欧盟接受培训或赴欧盟实习,邀请欧盟专家来北外教学或参与培训,在中国-欧盟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框架下开展合作等。欧盟方面对代表团提出的建议很感兴趣,表示愿意在学生实习培训和联合举办非通用语教师培训方面与北外开展合作,进而拓展到其他领域。
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张晓慧、法语系党总支书记戴冬梅、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姚斌、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瑞典语教研室主任赵清陪同出访。
(孔子学院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