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智库与中德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6-09-26 16:51:28 来源: 德语系 编辑: 郭玮

    9月24至25日,“中德智库与中德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行政楼507会议室举行。研讨会由德语系主办,来自中国、德国和瑞士的知名智库学者、中国问题和德国问题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就中德智库建设、中德智库合作以及智库与中德关系进行了研讨。

 

1
    我校副校长贾文键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贾文键向与会学者介绍了北外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以及北外近年来在服务国家战略,建设新型智库以及承担“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理解中国”使命中发挥的作用。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和德国汉堡国防军大学施塔克教授就智库的重要性、中德关系的最新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研讨会由德语系副主任吴江主持,德语系主任王建斌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在接下来的主题研讨环节,德国外交政策协会(DGAP)布拉姆博士、德国海德堡大学图内尔特博士、德国国际政策和安全研究所(SWP)亚洲研究部副主任高亭亭博士、德国全球与区域研究所(GIGA)艾沛思博士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江苏省社会科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等近20位国内专家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汇报和交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抓住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契机,深入研究、汲取以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智库建设经验,推动中国高端智库建设;同时努力探讨中德智库合作的有效途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德关系的发展并开拓中德合作的全球维度。与此同时,专家就智库研究中的难点,例如智库影响力的衡量方法和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交换了彼此的经验。
    与会专家总结了中国研究在德国以及德国研究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丰硕成果和发展前景;同时探讨了自身作为国别和区域问题研究者的角色定位问题,即如何协调研究者和建言者的双重身份,如何在保持学术研究科学性的基础上学以致用,为政治决策者献计献策。与会国内外专家充分肯定北外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在国别智库研究方面做出的大胆尝试。

 

111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德语系吴江副教授主持的我校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德国智库在德国对华政策中的影响力研究(1998-2018)”的中期研究成果,受到了《中国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中国日报》报道链接: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6-09/26/content_26896057.htm

    《光明日报》报道链接: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9/27/nw.D110000gmrb_20160927_10-12.htm

 

(德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