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我校与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在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举行多语言服务共建签约仪式。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向萍、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服务总监郝玲、我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出席仪式。
郝玲代表首都机场,感谢北京市外办与我校长期以来对首都机场旅客服务工作的支持。她表示,首都机场作为北京的城市名片,是中国的“第一国门”,通过与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的深度合作,可以突破首都机场问询服务的语种局限,为来自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旅客提供最佳服务体验,真正展现中国国门形象。
姜绪范介绍了我校和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北外始终致力于发挥自身语言资源优势,服务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是我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通过打造首都多语言电话翻译服务系统、首都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纠错行动、外语口语培训项目和高端外语陪同项目等多个特色项目,已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此次与首都机场的合作,标志着首都多语言服务进入了新篇章。
向萍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和首都机场在优化首都国际语言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表示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是一个城市包容开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条件。双方的合作是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作的新突破,对加快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启动仪式上,首都机场航站楼管理部与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签订了多语言服务共建协议。与会嘉宾为机场大使和我校志愿者们颁发了绶带。
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处处长卢津兰,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航站楼管理部总经理续新佩、副总经理孙小西,首都机场贵宾公司党委书记朱运志、副书记贾荣建,我校学生处处长丁浩、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郑大鹏等参加仪式。
此次协议签署后,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将为首都机场提供每天8:00-18:00法、德、俄、西、阿、日、韩7种外语电话翻译服务,并在双向业务培训和外籍旅客问讯援助方面加深合作。
(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