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部分教师应邀前往钓鱼台国宾馆参加“2016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主办。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海星、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拉脱维亚外交部国务秘书助理史迪普瑞斯、中东欧十六国的驻华使节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媒体代表等参加发布会。
刘海星在致辞中谈到,人文交流是深化国家关系的“基础设施”,是推进民间友好的“民心工程”。中国正推动实现国内非通用语教育教学全覆盖,中东欧国家语言首当其冲。刘海星还介绍说,2016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将包括近40起活动,涵盖十多个领域,中方联合举办单位十多家,中东欧16国全部参与。中方将同16国共同努力,力争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合作”、16+1金融公司等重要项目和倡议尽快得到落实。
史迪普瑞斯致辞表示,人文交流和政治对话、经贸合作构成了中国和中东欧合作的三大支柱,这三者相互补充。今年我们将致力于16+1成员国人文交流,拉脱维亚要加强与中国在文化、媒体、教育、科技、智库等领域的合作。
活动期间,我校教师与各界代表进行了交流,探讨了有关教育和文化合作方面的问题。
2016年,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各中东欧语种专业还将积极参与中国与中东欧人文合作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语言优势,为“16+1”合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欧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