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崔存达:少小报国送情报,铮铮铁骨笑今朝
发布时间:2015-09-23 09:06:29 来源: 新闻中心 编辑: 彭澍

    崔存达_副本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据统计,在我校工作人员中,抗日战争及以前参加工作并在我校离休的目前还有15位。他们或是亲身参加了对敌作战,或是切身感受了战争的残酷与时代的变迁,为今天的北外人留下了许许多多值得追忆与回味的历史。但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因为各种原因,今天能够接受我们采访的只有其中的8位老人,我们将采访内容进行了整理,并在人物系列栏目中陆续刊发。希望每一位老人的讲述,都能为全校师生打开一扇了解那段历史的窗子,今天的北外人也将永远记住那段历史,铭记这些老人为国家为民族所作出的贡献。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抗日战争的那些年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经成为书中的文字,而在崔存达眼中,那段刻骨铭心、艰苦卓绝的战争的每一幕,至今仍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从父母手中接过重担

 

    “我父亲是村里的第一位党员,他白天常去敌人的碉堡附近刺探情报;母亲则一直负责传送情报,并在组织开会的时候放风。”回忆起父亲和母亲当年的事迹,崔存达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敬佩和怀念。
    后来崔存达的父亲在组织群众挖公路和破坏敌人电线的活动中,不幸被捕。母亲也因为遭到日军的通缉逃到了外村,家里就只剩下八岁的崔存达和两个姐姐。父亲入狱,母亲外逃,在如此危难的关头,小小年纪的崔存达毅然接下母亲留下的重担,开始为组织传递情报和消息。
    “我第一次送情报的时候,特别紧张。当时鬼子对过浮桥的人搜查的特别紧,想要带半个字条过去也是万万不能的。我只能在另一个叔叔的掩护下,偷偷溜过敌人的碉堡,狗刨到了运河的对岸。因为我一丝不挂,鬼子骂了我几句,也就放我走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崔存达凭着自己胆大心细,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了情报传递的任务。他将情报藏绒附筒里,沾上油,塞到肛门里。通过检查之后,将情报交给腿有残疾的王叔叔,崔存达就这样送了将近一年多的情报。

 

边行军、边打仗、边学习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崔存达进入了游击小学学习。“我的小学就是夏天坐在石头上,膝盖当课桌,大孩子教小孩子,冬天挤在老乡家。遵循毛主席的游击战术,我们常常急行军,上有飞机,后有追兵。一次飞机轰炸、校长崔元勋(后任政法大学教务长)把我护在身下,吓的我直哭,崔校长就教导我说‘男子汉留血不流泪’”。
    一年多的学习之后,崔存达进入了游击中学。他仍记得当年党支部书记赵长文对学生们的谆谆教导:“刻苦学习、课余军事训练也要取得优异的成绩,随时准备上战场。”游击中学的行军打仗,先后遭受多次十分危险的轰炸。崔存达就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边行军、边打仗、边学习,从不轻言放弃。
    解放后,崔存达进入聊城一中学习,经过先后五年的刻苦攻读,他成功的考入了南京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我继续攻读了研究生,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永远不会忘记党的恩情、不忘党的培养,我要教育子孙后代,永远跟党走!”
    崔存达于1943年参加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奋斗在教学岗位上,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救亡图存,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崔存达那一代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当战争远去,硝烟散尽,我们应该做的是致敬英雄,铭记历史,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