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15级研究生新生学习方法讲座
发布时间:2015-09-09 16:09:29 来源: 研究生院 编辑: 郭玮

    9月8日下午,由研究生院举办的2015级硕士、博士研究生新生学习方法讲座在千人礼堂举行。校长助理、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人事处处长、国际商学院教授张继红,中国俄罗斯研究协会副会长、俄语学院教授张建华作专题讲座。讲座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陶家俊主持。
    王文斌以“读小书与读大书”为题,向2015级研究生新生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认真阅读专业书籍,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将专业研究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争取让专业成为自身的特长。他指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要提升发现和解决根本问题的能力。王文斌从四个角度解读了“读大书”的内涵:一、读“名校之书”,要积极参与北外的各类活动,主动融入校园,接受北外校园文化的熏陶;二、要读“文化之书”,尤其要读哲学类书籍,借助人文思考锻炼自身心智,吸取哲学中的辩证思维,开阔思维,完善自身的人生规划;三、要读“国家之书”,要关心国家大事,作为北外学子,要有家国情怀,将自身专业学习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四、要读“世界之书”,要放眼全球、胸怀世界,自觉将“把世界介绍给中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来。
    张继红就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他指出,在学习目标上,同学们要端正学习思想和态度,注重培养自身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同时要注重自身人生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努力培养学习研究的兴趣和习惯,要充分利用好北外的校内校外资源,注重理论学习和研究,奠定自身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更要注意总结整理自身的研究成果,积极落实争取发表。而在学习之外,同学们也要注重提升情商,培养团队精神,并妥善处理学术与实践的关系。张继红指出,一名优秀的北外研究生,将是具备优秀的外语跨文化沟通能力,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杰出的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并能做到脚踏实地,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心的青年人。
    张建华从读书、学术研究、论文写作三个角度阐释了如何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张建华指出,读书分为实用性阅读、精神性阅读和学术性阅读,作为研究生,需要强化后两种形式的阅读。关于阅读内容,张建华向同学们推荐了文学原著经典、文化书籍经典和文学批评经典三种类型的书籍,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精读、泛读、截点阅读以及记读书笔记四类读书方法。张建华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过程中六条重要的原则:一、在阅读的基础上,要发现、把握自身的阅读直觉;二、研究过程要循序渐进,从印象性批评,到学理性批评,再到创建性批评;三、学术研究反对标准化,没有既定模式和规范;四、学术研究的标志是发现,而发现的前提是怀疑,同学们要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五、学术研究是高度个人化的,又是高度无我化的;六、学术研究要有科学的方法,每种方法有利有弊,要灵活运用。张建华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时,要注重综合性人文资料、专业性资料、专题性资料、札记类资料和国内资料的积累,要有问题意识和比较意识;写作时,可以从“三大”(论文有大视野、大立意、大品格)、“三小”(小题大做、小题新做、小题深做)的角度着手。具备质疑性、新颖性和前沿性的论文才能算优秀的论文。
    同学们普遍反映学习方法讲座使他们提高了对研究生专业学习的认识,会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对讲座的内容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做到融汇贯通。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