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召集的“‘一带一路’外专引智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亚非学院举行。来自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相关基础性研究、协同创新平台搭建、外国专家智力引进等问题进行研讨。会议由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副司长王嵩主持。
王嵩表示,为配合“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实施,国家外专局积极鼓励高校开展外国智力引进、人员交流和培训等工作。目前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一系列“一带一路”研究的联盟,希望通过搭建“一带一路”研究平台,协同高校科研力量,整合资源,确定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促进相关合作进一步开展。希望各高校通过“外专引智”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的表述和宣传工作,通过理性科学的方式,用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能够接受的方式,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我校亚非学院院长孙晓萌认为本次会议具有很强战略性,通过这一平台,各方将进一步研讨如何发挥教育机构的作用并提供智力支持。会议有助于集中不同院校优势和资源,积极开展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地区研究,外专局在此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北外亚非学院将以此为重要契机,努力做好相关沿线国家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并结合学院学科建设与亚非新建语种开展工作,切实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实施。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臧立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曲博教授、国际经济学院竺彩华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王玉雯教授、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张志洲教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管永前副教授等分别围绕“一带一路”外专引智这一主题,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智、“一带一路”内涵的诠释和宣传、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开展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一带一路”走出去的风险问题、企业合作与政产学研一体化、中医中心与医教研文一体化、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一带一路”对智力资源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外专资源的引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助力该领域的研究。从多学科和跨学科视野下以问题导向开展研究,尤其重视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产出,将会对此项工作的落实产生重要作用。各相关高校将在外专局的牵头下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协调各方力量,充分利用外专引智资源,并形成定期会商机制,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
(亚非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