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中国经典的翻译——校园文化讲座第八讲
发布时间:2010-12-09 09:34:46 来源: 北外新闻中心 编辑:

        12月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在我校逸夫楼三阶作了题为“中国经典的翻译”的讲座。

        杨慧林副校长在讲座开始,举出目前中国传统文化中,“韬光养晦”一词的英文翻译在国外引起的政治误解的例子,说明片面将“韬光养晦”等同于“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是不恰当的。杨教授援引《道德经》等经典来阐述“韬光”的原始含义,即自我清空,这也和牛津大学汉学家、传教士理雅各的观点一致。这给重新翻译该词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中西文化实现互相理解开辟了道路。杨教授认为,翻译绝不是机械的,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了解中西文化,综合考虑,它是一种思想的互动和交流。
        杨慧林副校长指出,中国近代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中国典籍,很可能是实现中西文化交融的一大途径。东方经典和西方思想的相似性,最明显的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中。这在论语和圣经中都有所表述。西方学界曾认为东方秉承的是否定性的文化,强调西方优于东方。而以理雅各为代表的汉学家则主张东西文化的共通性。
        杨慧林副校长坦言,如果只是学习语言的话,很难做好中国典籍的翻译,因而任何大翻译家必定有深厚的本国文化的修养。他以此来勉励北外的学子。

        讲座最后,杨慧林副校长热情回答了现场观众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