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龙校长拜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
发布时间:2015-05-05 21:26:41 来源: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 郭玮

    5月5日下午,校长彭龙赴中国文化院拜访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

 

1
    彭龙向许嘉璐介绍了北外非通用语种建设、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发展情况。他指出,北外正在立足国家战略急需,加快非通用语种建设。目前学校语种数量已达67种,未来几年语种数量还将不断扩增。学校高度重视复合型、复语型人才培养,努力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外语基础和复合型专业知识结构的国际化人才。2012年8月,学校成立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努力打造中国文化走出去智库。彭龙感谢许嘉璐先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诚恳希望许嘉璐先生能继续支持和帮助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更大力度地推动协同创新中心发展。
    许嘉璐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选题符合国家战略急需,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化走出去的内容、理念以及方式方法都急需转变和创新,区域和对象国社会文化研究亟待加强。高校非通用语种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间差距甚远,与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极不相称。中国文化走出去应坚持“语言先、文化随”。不仅应该加大非通用语种建设,更应该加强非语言类专业建设,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完善的学科支撑,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应“立好桩、谋好局、建设好队伍、规划好长远”,特别是要注重加强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要努力拆除阻碍协同创新的“围墙”,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目标既要关注和服务当前国家战略需求,更要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许嘉璐表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及其个人很愿意支持和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希望能够加强联系与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共同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2
    中国文化院院长助理张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我校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任大援,我校副校长孙有中、学术委员会主任文秋芳、科研处长张朝意等参加会见。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