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中国文化走出去”——访张西平教授
发布时间:2010-11-05 10:45:31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 编辑:

        近期,我校张西平教授和李雪涛教授合作研究的成果《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思考和建议》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成果要报》上发表,文章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日前我们就文章所涉及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北外亚非学院院长、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教授。

中国文化走出去:综合国力发展的需要

         张教授介绍说,“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不是一句新口号。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发展,这样的海外市场拓展过程将必然伴随着文化传播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也越来越看到,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的国家,而当今世界的主要舆论和主要规则的制定权仍然掌握在西方人手里。如果我们自己不主动传播自己的文化,我们将永远没有机会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发展情况、我们的文化和理想。 所以,中国现在的发展已经走出东亚一隅,中国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地域性大国,而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国。同时我们也已经逐渐认识到,综合国力增强意味着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的背后必须要有文化力量的支撑,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关注。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香”说明我们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而现在的我们要主动发言,这一姿态既是为了我们自身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服务,也是展示自身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让世界看到,文明的发祥地不只在希腊,也在北京,也在埃及,在印度,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我们对于世界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发展,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不可割裂的整体

        张教授说,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因此我们要提倡全方位地走出去,既让世界了解我们传统的一面,也要了解当代的一面。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古代文化很感兴趣,但那种仅仅是以看“博物馆”般看待中国文化的态度是不全面的,不应该把传统文化和现实割裂开来。   

        事实上,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绵延至今,具有独特的整体性价值。比如以孝道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这说明很多当代的艺术、当代的创造、当代中国人的想法都是与历史一脉相承的,我们应该让西方人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更多地贯通这些历史与当代的勾连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今天这个现代化的中国。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这是不可以割裂开的。    一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消极报道和一部分西方人对于当代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都是源于理解认识上的不深入以及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主义”。因此,当我们对外介绍自己的时候,与西方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长期存在的。分歧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敢于并善于解释传播自己的文化,说明中华文化在世界意义上的价值,在对话中理解对方,也让对方理解自己。

北外:面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新使命

         张教授认为,北外现在已经把“将中国介绍给世界”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的战略使命,如何落实这个北外的新的战略使命,我们需要从战术侧面来分析和落实这个重大的新任务,我初步感到有三点:

        第一,北外学生应该进一步树立“文化自觉”,我们要承担起“将中国介绍给世界”这一使命,那就要在知识上了解中国文化,从思想上热爱自己的文化。在学习掌握外国文化的同时,要注意掌握中国文化的知识。是否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使外语系的学生真正具有“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国家所需时发挥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自觉热爱中国文化的意识,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修养。各国的汉学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有很好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各种外语读本和著作,可以介绍给外语专业的同学读,使外语的学习和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融为一体。

         第二,北外应该充分利用好自身承办的17所孔子学院资源,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如何更好地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使其成为学校走向世界,展开合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既使外语专业得到发展,也使中文学科得到发展,我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创造性地展开工作。要真正使我校的孔子学院成为北外大发展的平台,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平台,这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第三,进一步发挥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作用。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工作是以“外”为主展开的,北外的外语越发展,中心的工作才越有基础。张教授介绍说,近期该中心获得了一个国家级研究项目《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数据库》,这一项目的顺利开展将为北外各语种的发展,为北外各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平台,他也希望这个国家级的数据库能够得到各个语种、各院系的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