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举办中国外交读书会
发布时间:2010-04-06 05:52:25 来源: 国际关系学院 编辑:

    42日晚,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来参加由我院研会举办的关于中国外交的读书会。与会的嘉宾有李永辉院长、李英桃教授、田辰山教授、李永成教授、尹继武博士、王明进教授以及张颖教授。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外交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这次读书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提升。

 


 

     读书会伊始,胡震、王景丽、李晓庆、高原等四位同学分别就读书心得做了各自的体会分享。“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胡震同学认为王逸舟教授是在信守全球主义的前提下,信守而不拘泥于全球主义,又超越了全球主义,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和引领性。王教授是站在中国外交新的高地上,较早看到那缕曙光的人之一。王景丽同学在分享感悟的同时,亦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疑问,即后普京时代的走向是什么?应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的主导方仍是美、欧、日、加、澳等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不确定性有多少?王逸舟教授随后一一做了解答。李晓庆同学在整体上对本书做了心得总结,在自己的认识上提出了中国外交的难点。他认为,第一,中国外交总方针战略已形成,但在外交实践方面仍不完善;第二,提出目标过于宏大,缺乏可操作性,也忽视了国内因素对于外交目标实现的制约;第三,中国外交面临着新的国际压力;第四,传统安全领域面临困难依然众多,需妥善处理军事与外交的相互作用。高原同学认为“历史终将远去,牢记屈辱的历史是为了自强而不是仇恨”。他提出从书中总结出的三点心得:其一,看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祖国强大的期待;其二,作者始终对现实保持着一种认真的审视态度;其三,中国外交新高地需要靠实力到达。

 
 

     此后,王逸舟教授对上述同学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在发言中,他主要提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他认为无论对于中国外交还是对于外交研究者来说,都应具有忧患意识。只有具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更有准备的应对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当谈及中国外交时,王教授认为中国外交关注点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如何在外交中更好的博弈,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外交国内短板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利益触角也越来越广泛。如何更好的在国际社会中维护中国的国际利益,包括海外华人的利益等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中国外交已日趋成熟。与此同时,对于中国外交工作者或研究者来说,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最终决定中国外交乃至中国命运的并非外部的困境而是中国自身的体制。对于中国外交来说要直面现实。王教授还给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即无论是思考问题还是做研究要从小的方面切入,要有针对性,要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