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柏林举行的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我校校友、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奖的亚洲翻译家。
评委会在颁奖词中说,“我们所处的国际化环境需要富有成效的交流,许渊冲教授一直致力于为使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他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和法文,并将一些重要著作从英、法文翻译成中文”。评委会表示,许渊冲的英、法文译著以及他的英译中、法译中著作“有可能影响到的潜在读者数量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席颁奖典礼的中国译协代表团团长王刚毅说,许渊冲先生获此殊荣实至名归。他是我国老一辈翻译家的杰出代表,终身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学翻译,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93岁高龄的许渊冲因健康原因未能出席颁奖礼。他在书面发言中说:“作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翻译家,我深感荣幸。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翻译工作的认可,也表明中国文学受到世界更多的关注。”“从事汉语、英语和法语文学翻译对我而言一直是种享受,”他说,“93岁的我还在做翻译,我就是喜欢它。”
许渊冲,翻译家,20世纪50年代曾在我校法语系任教。他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译著120余部,包括《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等,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0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许渊冲校友对我校一直怀有深挚的感情,非常关心学校的发展。今年6月,我校校长助理、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建国一行曾拜访许渊冲校友,许渊冲表示,北外最有实力成为中外文翻译第一流的基地,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