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一生,绝不误人子弟——丽泽书友会第四期读书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13-09-19 01:04:35 来源: 党委宣传部 编辑:

    9月17日,以“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丽泽书友会”第四期读书活动在图书馆201会议室举行。与会教师就“师德”这一话题进行了教书育人的感悟分享与经验交流。亚非学院、阿拉伯语系、西葡语溪、英语学院、国际商学院、欧语学院、日语系、德语系、中文学院等院系的十余位教师参加了活动。

 


 

    具有38年教龄的亚非学院邱苏伦老师首先做了交流发言。她说,作为教师,一是要有责任心,要“甘做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为了实现“不误人子弟”的道德理念和职业承诺,邱老师从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多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她在泰语的发音和语法上努力总结教学规律,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针对性不同的翻译训练,因材施教。“绝不误人子弟”是她一生的承诺。二是要用爱心育人。邱苏伦老师讲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几个小故事,并总结道,“我用爱心贯穿了整个教学生涯,而对学生最大的爱护,是不偏爱任何学生,并力争给每个学生最大的公平。”
    亚非学院的尚颖颖老师表示,自己的学习和从教历程一直得到了邱苏伦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听邱苏伦老师的发言,不仅是自己学生时代的再现,也是对自己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提升育人标准的激励。谈到自己走上教师岗位以来,从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享受,尚颖颖老师认为,当老师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挖掘的过程。
    阿拉伯语系魏亮老师从事的是中东国际关系研究方向,每年会接触到三个年级层次的学生。魏老师说和学生进行有关国际时事的交流是个很有趣的过程,但这也是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英语学院黄俊老师提到,时代在变,老师对学生关爱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今的班主任制和导师制就是增进学生和老师交流的很好渠道。
    西语系的徐四海老师说,自己在北外学习了7年,觉得北外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小班教学,这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非常频繁,而北外的老师也一直坚持着教书育人的基本理念,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国际商学院詹惠蓉老师说,自己教的课基本都是大课堂,虽然人数很多,但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也很重要,她经常会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指定不同的参考书目。
   日语系的宋刚老师认为,如何在诱惑面前甘于寂寞、保持淡泊之心是一名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此外,由于中日关系如今形势的复杂性,日语系教师还需要多鼓励学生把握心态,踏实学习。
   欧语学院吕妍老师与在会老师讨论了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矛盾的问题。她认为,师生关系的处理方法有着这个时代的特殊性,也需要老师们在包容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经验。
    中文学院孟德宏老师认为,教师是一种讲求良心的职业,同时也要求老师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与会老师畅所欲言,就自己教学的经历和感触道出了自己的看法。活动最后讨论了教书育人的关键就是“要有责任心”。这种责任心就是教师的一份承诺,也正如邱苏伦老师所言:一诺一生,绝不误人子弟。

 

(通讯员 阎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