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全球治理讲堂2022年第三讲:西南丝路与巴蜀早期佛教美术
发布时间:2022-05-20 19:00:14 来源: 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 编辑: 花瑞

5月1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北外全球治理讲堂”2022年第三讲在线上举行。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研究员作了题为“西南丝路与巴蜀早期佛教美术”的讲座。讲座由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何卯平主持。

两汉之际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巴蜀地区成为最早接纳佛教文明与艺术的区域之一。米德昉在梳理中国佛教美术兴起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巴蜀地区早期佛教美术的遗存、分布、特点及其历史渊源。讲座围绕“东汉—蜀汉时期巴蜀地区墓葬中的佛教美术遗物”和“南朝时期佛教造像遗存”两个方面展开。米德昉以出土崖墓佛像、钱树佛像以及佛塔等图像为代表,呈现了佛教初传时期西南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区域内民众对佛教的认知与信仰特点;并从造像出土情况,分期、风格与题材,源流问题等方面针对成都地区南朝佛教造像做了全面赏析与解读,指出了成都南朝佛教造像对于南朝佛教艺术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