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政治举旗定向,勇担当攻坚克难,出实招真抓实干,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为迎接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回顾六年来学校在各项事业上取得新成就、新突破,我们推出北外六年发展成就系列报道。
语言教学促进民心相通,中外携手助力人文交流
六年来,我校孔子学院建设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方针,按照“完善孔子学院制度建设,发挥海外基地辐射作用”的整体发展目标,秉承“提升质量,突出特色,融入本土,整体推进”的理念,努力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构建全球学术共同体。
2019年12月,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会议举行
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持续提升。2014年以来,学校先后成立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2014年)、法国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2019年)、美国夏威夷玛利诺学校孔子课堂(2019年),重点推进7所全球示范孔子学院的建设。截至2020年11月,北外共在3大洲18个国家建有23所孔子学院及独立课堂,17所下设课堂,205个教学点和481个合作机构,拥有办学场地面积近17000平方米,其中,有9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6所特色孔子学院,14所孔子学院已运行10年以上。2017年至今,孔子学院累计招收学员近14万人次,组织汉语考试参加人数累计5.2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4400余场,受众超过166万人次,举办学术活动近1800场,受众超过11万人次,累计被国内外媒体报道3千余次。2019年3月,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孔子课堂师生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了从事中意友好事业的良好意愿。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勉励他们做新时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9年10月,玛利诺学校孔子课堂执行协议签署
加强自身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学校多渠道招募和选拔人才,不断完善教师发展、考核机制,2014年至今累计推荐147名汉语教师和37名中方院长前往孔子学院工作,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视野、海外教学经验、跨文化交际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近3年来,学校党委常委会通过系列重要文件,设立孔子学院专职院长岗位,鼓励教师赴海外孔院工作,并将外派人员选派及管理等事宜纳入学校人事及干部整体管理范畴。
学校围绕孔子学院的本土化、专业化、信息化、特色化发展目标,基于扎实调研和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汉语教学及文化项目的提质增效,推动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中东欧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汉匈词典》编纂,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内容与语言融合”汉语教学,美国夏威夷州“沉浸式汉语”教学、“汉语+”课程建设、“产出导向法”的国际汉语教学应用,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区域汉语教学“大孔院”模式,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全球孔院首家“艺术空间”建设等项目。
2019年6月,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夏令营
聚焦人才培养,助推事业发展。过去六年,学校累计推荐358名学生志愿者赴海外孔院实习,提升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生的外语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为非通用语种的本科及硕士应届毕业生拓宽了出国实习、深造和就业的途径。累计招收43名“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的24个国家,其中24名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策划组织“中国文化工作坊”“论文写作工作坊”系列活动,积极搭建学术支撑平台,培养本土中文教育后备队伍。组织非学历国际中文教育活动,2014年至今共主办各类中国语言文化夏/冬令营100余次,4400余名孔院注册学员参加活动,为360余名海外教育工作者提供来华交流的机会,邀请35位专家开展47场本土教师培训,累计受众超过8万人次。
2019年11月,我校专家赴奥地利、德国开展“文化中国你我谈”海外巡讲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合作。学校积极与孔子学院所在高校加强科研合作及成果分享,打造全球学术共同体,在文化价值研究、公共外交研究与实践、国家语言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2014年以来,与孔子学院外方承办机构签署校际间合作交流协议24份,合办国际会议28场,出版《传承与创新: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建设论文集》等,规划和推进“汉外-外汉对照”45个语种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组织“文化中国你我谈”专家海外巡讲17次,邀请44名专家提供104场讲座,听众超过7000人。
2020年7月,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向雅盖隆大学附属医院赠送我校与孔子学院总部捐赠的防疫物资
共筑抗疫防线,增进合作友谊。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的挑战,北外与孔院外方合作机构互相支持、共克时艰。制定防控工作安全预案,探索线上教学及管理模式;精准统计近270名外派或待派出人员信息,关注师生员工的安全健康;配备44名线上志愿者教师,保障孔院教学有序开展。在国内疫情较为严重时期,外方机构通过孔院向北外发来26条慰问视频、4封慰问信,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疫情的关心和对中国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海外疫情日趋严峻之时,我校多方募集,第一时间向孔子学院/课堂及合作机构寄送了防疫物资和慰问信。我校承办孔院也积极筹措当地资源,向所在城市医院、养老院、市政府捐赠防疫物资,积极为中国医疗队提供翻译服务,协助翻译抗疫手册,患难中增进了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