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主办首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
发布时间:2019-09-20 15:43:36 来源: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 郭玮

    9月1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协办的首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在北京宽沟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主旨为“创新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构建中国特色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来自全国近4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传播机构的70余位代表与会,共同回顾中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成就与挑战,探讨国际传播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的路径和方法。

    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袁军,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张昆出席论坛并参加“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揭牌仪式,我校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主持开幕式和揭牌仪式。
    马胜荣从国际传播人才需求角度,高度肯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独特性,他建议要特别加强对国际传播专业人才的基本功培养。高岸明祝贺“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的成立,针对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中面临诸多的新课题、新机遇和新挑战,他指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从坚定的政治立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全媒体多种报道能力、政产学研通力合作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袁军在论坛主旨演讲中从传播技术角度回顾了中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梳理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创办和发展历程,明确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改革开放之后首批开设新闻传播教育的院校之一。他倡议各高校联合起来,共同做好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服务于“把中国介绍给世界”。
    “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是为了全面、高效地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实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倡议成立。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日报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等30家单位发起成立。
    嘉宾演讲环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分享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全媒体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领域的经验,认为未来的新闻传播教育趋势是融合。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阐述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深圳大学文学院原副院长何道宽教授从自身的学术经历入手分析了跨文化翻译的作为和无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原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昆教授畅谈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原院长雷跃捷教授提出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持通识教育、深化批判性思维培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白贵教授从建立国际传播盟友队伍入手,分析了国际传播路径的拓展。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结合当前严重的全球信任赤字,提出国际传播的责任与使命。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刘卫东教授梳理了中国大陆传播学40年,以历史视角总结了中国传播学研究的成就。我校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何辉教授主持了嘉宾演讲。
    会议期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倡议发起,30个单位参与的“多语种国际传播教育联盟”首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召开,并举办了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外观研究中心和跨国新闻史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是北外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的重要举措。中心的建设目标为:聚合北外的多语种多学科资源,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借力中外人才优势,加快提升北外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影响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在3-5年内,中心拟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有分量的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成果;建设系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打造中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实践典型案例库。

    “跨国新闻史研究中心”是顺应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跨语种、跨文化的教学和科研特色,聚焦一国跨越国界在它国从事新闻活动的历史研究。跨国新闻史不仅是西方殖民势力推动下的国际新闻交流史,而且是全球新闻发展的历史,它客观记录了全球各国在政治、经济和人文等重要领域深入交流的历史,在当下全球传播如日中兴之时,具有极其独特和重要的地位。跨国新闻史研究中心的设立,对内将充分发挥北外多语种教学和研究的优势,加强与校内兄弟院系的学术交流,搭建跨专业和跨学科的科研平台;对外将在立足对外国人在华新闻活动研究的基础上,关注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者和研究机构,逐步加强和国内外高校的联系,占据新闻史研究的高地。
    当前,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拥有本硕博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已设立7个研究中心,分别从国际新闻与传播史论研究、战略传播研究、体育传播研究等多个层面,围绕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

 

(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