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语言文化节闭幕式暨“华为杯”北外欧洲多语种戏剧大赛举行
发布时间:2019-05-28 14:17:06 来源: 欧语学院 编辑: 郭玮

    5月25日晚,2019•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语言文化节闭幕式暨“华为杯”北外欧洲多语种戏剧大赛在千人礼堂举行。来自欧语学院和法语学院共10个语种的同学们将欧罗巴梦幻的光影搬上舞台,展示了欧洲戏剧艺术与异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务处处长李莉文为大赛致辞,她表示,欧洲多语种戏剧大赛作为本届欧盟语言文化节的最后一个板块,为文化节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本届文化节由教务处和德语学院联合主办,欧语学院、德语学院、西葡语学院、英语学院共同承办。文化节期间,我们一起聆听了学术水准精湛的学者报告,欣赏了专业特色突出的葡语歌曲大赛,观看了全国德语配音大赛、欧盟文化摄影作品展览、综艺晚会,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了欧洲风情游园等活动,同学们展示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欧盟语言文化节已经成为北外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赛在阿尔巴尼亚语班带来的《十四岁新郎》中拉开序幕,阿尔巴尼亚语同学采用了反串的表演形式,在短短的表演中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起来,引得阵阵笑声与掌声;罗马尼亚语班改编并出演的老舍剧作《茶馆》第一幕登场,熟悉的京腔京韵以异国他乡的语言为载体,演绎出清末正阳门外裕泰茶馆人来人往的社会图景,余韵悠长;立陶宛语三个姑娘一台戏,《波罗的海的女儿》犹如立陶宛版本的“牛郎织女 ”,海之女神和平凡渔民的相思与爱意使人动容,悲剧冲突令人久难释怀;接下来登场的波兰语歌舞剧《红珠项链》则轻松欢快,描绘出一幅盛大的舞会画卷,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恨情长随着激情洋溢的舞步迭起层层高潮,致敬青春,无限自由;斯洛文尼亚语班则将著名大师伊万•灿卡尔的《圣弗洛里安山谷事件》带上舞台,平静祥和之下的暗流涌动发人深省;斯洛伐克语班级带来的《盐比金子重要》告诉我们什么是世间弥足珍贵的东西;意大利语的《电梯》则讲述了一出让人着急的都市爱情故事,鼓励大家为爱勇敢,大声说爱;塞尔维亚语班带来的喜剧《部长夫人》曾是第一部在中国上演的南斯拉夫戏剧作品,社会阶层变动带来的重重闹剧叫人啼笑皆非;法语学院带来的《贵人迷》亦与此异曲同工,为大家带来了一片欢乐海洋;拉丁语班级出演的《觥筹交错》则将人带回了古代的欧洲世界,古典神话与重大历史事件轮番入目,穿插在古罗马民众的社会生活之间,使人应接不暇。

    戏剧表演的间隙,欧语学院民乐团和合唱团带来精彩的表演。民乐团用悠扬的二胡与清脆的琵琶相互倾诉《在水一方》的细婉情思。合唱团带来《茉莉花》等三曲美妙的合唱,中国韵味与欧洲旋律交相辉映。

    本次比赛评委由团委书记岳洋、英语学院邵雪萍、艺术研究院吴雨航、法语学院田妮娜、欧语学院院长赵刚、意大利语专业教研室主任文铮及北外剧社社长刘亭含担任。最终,拉丁语班和罗马尼亚语班获得一等奖,意大利语班和法语学院的同学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归属立陶宛语班和斯洛伐克语班。最佳剧本、最佳表演、最佳服饰等集体奖和最佳语音、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单项奖也依次发布。
    此次欧洲多语种戏剧大赛是欧语学院将各语种专业外语学习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也是欧语学院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外语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同学们对欧洲文化和艺术的理解。

    欧语学院党总支常务副书记杨文、法语学院党总支常务副书记蔡芝芳及各语种专业老师和外籍专家等参加活动。

 

(欧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