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新义——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华经典”系列讲座举办第五讲:老子思想中的哲学智慧
发布时间:2019-05-16 14:53:01 来源: 中文学院 编辑: 郭玮

    5月15日,“古典新义——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华经典”系列讲座第五讲举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汪涌豪作了题为“老子思想中的哲学智慧”的讲座。讲座由中文学院魏崇新教授主持。

    汪涌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老子的生平、老子学说的哲学智慧、老子学说的思想魅力、老子思想的当代启示四个方面讲述了老子思想蕴含的哲学智慧。
    汪涌豪首先从老子的名字李耳入手,对比了老子和庄子思想的不同,认为古代文人从庄子身上获得了生活启示,而中国的哲学智慧则更多是从老子身上获得的。
    在谈到老子学说的哲学智慧时,汪涌豪分别从生与死、动与静、巧与拙、虚与实、美与丑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解释。“生与死”的问题,“生”不是人能掌控的,而“死”才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重要功课。“动与静”是辩证的关系,万物是从静到动,从静中来;万物又是由动而静,最后归向于静。“巧与拙”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在讲问题的时候能抓住中心,不展开其余。虚与实的问题,老子重虚甚于重实。“美与丑”的问题,老子不赞成世俗所追求的美,而世俗认为丑的那种朴素之美恰恰是老子所崇尚的。汪涌豪在论述的过程中穿插着自己的个人经历,在讲述知识的同时也真诚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
    在讲到老子学说的思想魅力时,汪涌豪从“一切存在最彻底的反思者与批判者”“现世人生最热忱的究问者与实践者”“精神世界最积极的体认者与开拓者”三个层次讲述,并结合当今社会问题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老子的哲学智慧进行了具体化讲解。
    讲座最后,汪涌豪总结出老子思想的当代启示分别是道生万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道法自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道尚无为与民主自由的关系、道在逍遥与身心健康的关系、道用无穷与生态和谐的关系。

 

(中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