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推介会举行
发布时间:2018-04-10 16:50:17 来源: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编辑: 郭玮

    4月9日,由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我校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推介会在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举行。

 


    《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目前已出版第一辑,共收录170部文献。意大利驻华参赞孟斐璇(Franco Amadei)、我校副校长孙有中为丛书推介会致辞。
    孟斐璇从一个普通意大利知识分子的角度出发,指出收集整理梵蒂冈文献对于促进中意及中西交流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强调文化以及文化的交流永不过时。

 


    孙有中代表我校以及丛书编委会向孟斐璇赠送了利玛窦亲自主持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原图的复制品,阐述了收集与整理梵蒂冈所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对多个学科的学术价值与文化交流价值,指出《丛刊》的出版是中国学术界近百年来对欧洲所藏中国文献复制整理出版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继敦煌文献回到中国以来在中国出版的最大一批欧洲所藏的中文历史文献,并对意大利在推动中意文化交流中的包容心态致以敬意。
    梵蒂冈图书馆副馆长裴佐宁为推介会发来贺信,指出这项研究是中国、意大利和罗马教廷在国际合作领域的一个良好案例。
    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作为《丛刊》主编之一,对历时七年所整理收集文献在学术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层层阐释、旁征博引,有理有据。这套丛书的出版大大推进了17到18世纪西学东渐的历史研究,推进了包括中国天主教史在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带给我们广阔的学术视野。带回的中国古籍新材料,对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清史研究,在世界背景下了解中国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亲手将文献复制整理的项目主要负责人任大援教授更加细致地介绍了这项研究,包括整理出版方法、该批中文藏书的特色、历史研究、内容及分类,还有项目的展开过程,其间穿插有趣的内容发现和分享,清晰地展示了这项研究的全貌。
    作为项目的重要支持者,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从出版角度阐述了这套丛书的意义与贡献,大象出版社力图呈现原貌,精心影印装帧,致力于海外汉学图书发展出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崇德教授论证了这套丛书对清史研究的重大学术价值。中国天主教爱国会谭立铸先生从宗教意义上指出这套丛书的社会文化贡献,并且提升了天主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推介会上,嘉宾发言精彩丰富,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关于此项研究以及丛书的概貌、进展,阐述了其重要的学术及文化价值。推介会最后,听众踊跃发言,展开了热烈讨论。80岁高龄的读者对这套丛书表达了巨大热情,并带来舞蹈表演,引起现场热烈反响。此外,《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国与梵蒂冈国家交往角度进行了提问,国家行政学院老师也分享了对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了解与感想。

 


    科研处处长张朝意教授、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梁燕教授以及研究院师生参加了本次推介会。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  郝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