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2017北外读书季”中西方经典著作导读系列讲座第二讲在图书馆四层报告厅举行。我校法学院党总支书记丛立先教授作了题为“社会契约与当代中国法治”的讲座。讲座由图书馆与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由图书馆馆长杨晓景主持。
《社会契约论》是18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先驱代表人物卢梭的代表作,具有非常高的思想价值。丛立先结合自身体会,从社会契约论的角度,以现实问题为着眼点,围绕近年来我国社会的热点法治事件或问题,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丛立先首先分析了社会契约的意义及其对现当代社会的深远影响,继而阐释了民主与法治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关系。结合中国国情,丛立先对当代中国法治的九个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读,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社会与法治视野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发展和关系,法治的世界潮流,法治的理性与建设性,法治的社会信仰,法治与德治,法治与生活等。
在讲座中,丛立先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广阔视角,援引古今中外事例、当下时政热点事件、社会舆情中的流行话语,深入浅出地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民主与法治讲座。
“2017北外读书季”中西方经典著作导读系列讲座第三讲将于5月22日举行,何明星教授将为全校师生主讲《四大名著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丛立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国家商务部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中心专家库专家,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库专家,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丛立先在知识产权、互联网法制、国际私法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学术成就。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与撰写学术著作7部,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50余篇社会热点法治评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10余项科研奖励,指导研究生论文获得全国竞赛一等奖和校级优秀论文。
(图书馆、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