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6日,彭龙校长率团访问伊朗、南非两国,出席有关活动并同多所知名高校和学术机构负责人深入交流、商谈合作,访问取得圆满成功。
4月22日,彭龙校长一行访问了伊朗霍梅尼国际大学,同校长Sayed Abolhassan Naeili、副校长Rohollah Bayat就加强双方师生交流、联合培养、学历留学生等事宜进行了讨论。Naeili校长表示,霍梅尼国际大学高度重视同北外的合作,希望北外积极支持该校中文课程的建设。霍梅尼国际大学人文学院院长Adelfar、工程技术学院院长Sutudeh Niyan和国际处、学生处、科研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谈。会后双方续签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
当天,彭龙校长还访问了该校的波斯语言中心。中心主任Amirreza Vakili Fard博士向代表团介绍了中心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及教材使用等情况。随后,彭龙会见了在此学习的中国学生,鼓励大家好好学习,顺利完成学业。霍梅尼国际大学波斯语言中心成立于1994年,现有学生600余人,是伊朗最大的语言教学研究中心,在对外波斯语教学等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
4月23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伊朗萨迪基金会,与基金会负责人Darbandi博士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波斯语教学、伊朗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举行会谈并签署合作协议。萨迪基金会旨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波斯语言文学,加强伊朗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弘扬波斯文明。萨迪基金会目前有60家机构分布于世界各地,并拥有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编写出版各类波斯语教材、工具书和学术专著。
访伊期间,彭龙一行还拜会了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彭龙向庞大使介绍了近年来我校的发展情况及此访所取得的成果。庞森大使对此表示赞赏,期望北外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端战略人才,在“一带一路”和沿线国别区域研究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4月25日,中国南非高端思想对话会在比勒陀利亚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彭龙校长作为举办方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特邀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作为启动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会的举办旨在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促进中南思想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认知,推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南非外长马沙巴内以及南政府官员、前政要、社会各界代表,中南专家学者,中非青年代表和外国驻南使节等400多人出席了对话会。我校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提供了相关智力支持。
4月25日下午,彭龙校长率团访问了金山大学。金山大学校长Adam Habib, 副校长Andrew Crouch、语言文学学院院长Libby Meintjies及非洲语言系主任Innocetia Mhlambi等人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彭龙校长首先介绍了我校的情况,表示教育合作是中南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北外正在建设包括祖鲁语、塞苏陀语在内的南非多种官方语言,希望同金山大学在语种建设、师资培养、学生互换、地区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Adam Habib校长对彭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同北外开展合作交流。会后双方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
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位于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成立于1896年,是南非排名前三的知名综合型大学。学校共有文、商法、理、工、医五大学院,在校生3万多人,知名校友中包括纳尔逊·曼德拉、纳丁·戈迪默等4位诺贝尔奖得主。
4月26日,彭龙校长率团访问了开普敦大学,同校长Max Price、副校长Mamokgethi Phakeng、人文学院院长David Wardle及阿非利卡语系、非洲语系、国际处、科研处等部门负责人举行会谈。彭校长向对方介绍了北外的情况和建设阿非利卡语、科萨语等南非语种的计划,双方深入讨论了未来在语言教学、非洲研究、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的合作设想,开普敦大学表示非常期待未来同北外的合作,将尽快签署校际交流合作协议。随后,代表团在校方陪同下参观了环境优美的开大校园。
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建于1829年,是南非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非洲排名最高的世界知名学府。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共有文、法、商、医、理、工六大学院,其中英语语言文学、医学、教育学、法学、农林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工程与建筑环境、人类学、考古学、采矿工程等均处于QS(2016)学科排名前100名的行列,在校生近3万人。曾培养出阿伦·科马克(Allan Cormack)、艾伦·克拉格(Aaron Klug)、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J.M.Coetzee)等5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例人类心脏移植手术即由开大附属医院的克里斯·巴纳德教授完成。
彭龙校长此访为配合刘延东副总理对伊朗、南非的访问,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南非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具体行动,对于加强我校同两国一流高校的密切合作、推动我校相关非通用语种建设和国别与区域研究、更好服务和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柯静、学生处处长丁浩、亚非学院院长孙晓萌、波斯语专业教师于桂丽、非洲语种建设协调人赵磊陪同访问。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