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大诗人达尔维什首部中文版诗选首发式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6-11-14 18:12:56 来源: 阿拉伯学院 编辑: 郭玮

    11月13日,享誉世界的巴勒斯坦大诗人马哈茂德•达尔维什的首部中文版诗选《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首发式在阿语楼国际会议厅举行。诗选由我校阿拉伯学院薛庆国教授和唐珺老师合作翻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副校长闫国华出席首发式并致辞。
    在阿拉伯学院学生朗诵达尔维什著名诗篇《来自巴勒斯坦的情人》片段后,首发式活动正式开始。

 

2
    闫国华向国内外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随着这本诗选的出版,巴勒斯坦伟大诗人达尔维什在中国一定会有更多的知音。他诗歌中体现的反抗压迫、追求正义的勇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以及博大而宽广的人道主义胸襟,一定会给广大中国读者提供宝贵的精神启迪。通过优美而深沉的诗篇,中国人民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会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致辞。他说:“我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并以一个诗人的名义,向诗集的出版表示祝贺,向一生都在反抗和流亡,现在已长眠在巴勒斯坦故土怀抱中的达尔维什致以深深的敬意。达尔维什的作品将以它的经典性和人道主义精神,成为中国文字所呈现的伟大诗歌的一部分。”吉狄马加还表达了让诗歌引领巴以两个民族走向真正和平的愿望。讲话结尾,他深情朗诵了一首几年前创作的献给达尔维什的诗歌《身份》。
    中文版诗选的出版社代表、中南出版集团总经理刘清华,专程从巴勒斯坦来京参加首发式的达尔维什基金会代表、巴勒斯坦作家穆罕默德•阿里•塔哈,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马赫达维,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代办穆罕默德•沙非分别致辞。他们在致辞中高度评价达尔维什诗选在中国出版的意义,感谢北外阿拉伯学院为阿拉伯文学在中国传播做出的重要贡献。

 

3
    随后,薛庆国、唐珺、湖南文艺出版社社长曾赛丰、达尔维什基金会副会长拉米兹共同为新书揭幕。在欣赏了达尔维什生前朗诵其诗作的纪录片之后,中外来宾分别朗诵了达尔维什的部分诗作,阿拉伯学院学生演唱了以诗人诗作为歌词的阿拉伯语歌曲。
    诗选的首发仪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巴勒斯坦驻华使馆全体外交官,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曼、约旦、黎巴嫩、苏丹、伊拉克等多国驻华使节,诗人北岛、欧阳江河、王家新、汪剑钊、高兴、树才、潇潇、远岸,外国文学学者金莉、赵振江、刘文飞、仲跻昆、郅溥浩、朱凯、郭棲庆、姜红、李雪涛、钟志清,湖南文艺出版副社长陈新文,来自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的代表,以及我校师生参加了首发式。
    新华社、央视阿拉伯语频道、《文艺报》《北京日报》《京华时报》、千龙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对首发式进行了报道。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为此次活动制作了专题节目,将于近期播出。

 

1
    当天下午,北岛等中国诗人、翻译家与达尔维什基金会的代表和部分阿拉伯学者就达尔维什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Mahmoud Darwish),1941年出生于巴勒斯坦村庄比尔瓦,由于家乡被以色列占领,他自少年起就迁徙他乡,先后在中东及欧洲多地流亡,晚年定居于巴勒斯坦城市拉姆安拉,2008年在美国休斯敦医院病逝。自1960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无翼鸟》以来,达尔维什共出版了30余部诗集和散文集,获得过10多项国际诗歌奖,其作品被译成20多种语言,许多诗篇还被谱成歌曲,在阿拉伯世界广为传唱。在阿拉伯世界,他被誉为巴勒斯坦的“情人”“圣徒”;在世界诗坛,他也享有盛誉,被公认为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阿拉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