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2016夏令营系列专题讲座举行
发布时间:2016-07-16 08:22:17 来源: 研究生院 编辑: 郭玮

    7月9日至16日,“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2016夏令营系列专题讲座举行。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原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法律参赞、前联合国难民署官员孙昂,原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张之骧为营员们带来了知识含量丰富且妙趣横生的专题讲座。

 

沙祖康
    沙祖康回顾了自身的成长经历与职业发展路线,介绍了自己与联合国产生不解之缘的起源,接着为同学们揭开了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神秘面纱,介绍了联合国产生背景、组成系统、作用和任务、与国联的区别以及中国在联合国扮演的角色,并鼓励更多女性加入联合国的工作阵营。沙祖康指出,“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是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国际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重视国际组织队伍建设指示的积极实践。

 

马胜荣
    马胜荣作了题为“国际新闻采访研究---经历与思考”的讲座。马胜荣首先介绍了其担任战地记者“光荣背后的生死与共”的工作经历,接着以最近发生的国际新闻为切入点引出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性以及新闻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并指出新媒体需要在传播内容与传播渠道上“双轮驱动”,才能在新时代中打开局面。在人才培养方面,马胜荣指出未来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是“懂新闻、懂政治、外语好”的复合型人才。

 

孙昂
    孙昂作了题为“漫谈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的讲座,以其自身工作经历入手,介绍了联合国的聘任模式,以及其所在部门的工作职责,孙昂用专业的法律知识结合丰富的、真实的一线工作经历和新鲜的实事热点进行了深入讲解,给营员们带来很多启发。

 

张之骧
    张之骧作了题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讲座。他分享了个人成长与工作经历,并详细梳理了国际货币体系整体调整演化的历史进程,介绍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沿革、职能和区别,并深入解读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其一系列问题。
    在互动环节,营员们踊跃提问,就国际热点问题、专业学习及就业方向等问题与讲座专家进行热烈交流,讲座专家们耐心细致的回答了每一个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对营员的学习及工作规划提出了建议。系列专家讲座为营员们增添了加入国际组织工作的新动力,并为营员们描绘了未来职业发展的美好愿景,也为“探索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遴选优秀复合型人才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研究生院  郭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