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文化之美”系列讲座举办第七讲: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命感悟
发布时间:2014-11-27 09:40:03 来源: 新闻中心 编辑:

    11月25日晚,“探寻中国文化之美”系列讲座第七讲在电教300人礼堂举行。中文学院院长魏崇新教授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生命感悟”的讲座。讲座由中文学院教授罗小东主持。

 

1
    魏崇新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所蕴含的生命感悟和所表现出的生命精神是非常丰富的,中国的古代诗歌里贯穿着生命意识以及古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魏崇新把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生命感悟划分为两类,即时空语境下的生命感发和季节转换中的生命感悟。其中,流光之叹、逝水之喻、登高之感是时空语境下生命感发的典型代表,伤春悲秋则是古代诗人对季节转换感悟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随后,魏崇新与现场师生共同赏析了《短歌行》《春江花月夜》《将进酒》《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代白头吟》《虞美人•听雨》《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登幽州台歌》《天净沙•秋思》等千古名篇,带领大家领略了诗人寄予在诗歌中的情怀。魏崇新还以《西厢记》《红楼梦》为例,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时空变幻、季节变换的表现手法。
    魏崇新指出,古人对生命的敏感、体味,对人生价值的体验探索,情感之执着,皆发于诗歌,显于真诚。无论欢乐与悲伤,他们的生活与精神世界皆充满着诗意。
    对于当今社会的传统文化缺失,魏崇新表示,如何探寻生命的价值?如何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途径之一是回归诗国的传统,汲取精神的营养,恢复诗意的情怀,找回失落的灵魂,使我们能够真正地“诗意地栖居”。
    互动环节,魏崇新就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代传统诗词创作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记者 郭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