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11月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率团出访德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访问第比利斯自由大学,第比利斯国立大学,格鲁吉亚国家语言局,格鲁吉亚教育、科学和青年部,卡扎尔大学,阿利耶夫基金会,阿塞拜疆国立经济大学,阿塞拜疆国家新闻社,巴库国立大学,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拜访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馆、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调研慕尼黑孔子学院,围绕语种专业建设、校际合作、孔子学院发展及双边教育文化交流等开展系列会谈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德国:深化孔子学院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

10月27日上午,赵刚到访慕尼黑孔子学院,与孔院中方院长及全体工作人员举行座谈。当日下午,赵刚一行会见了慕尼黑东方基金会捐赠人、慕尼黑孔子学院理事长莱茵哈特·帕拉特,慕尼黑东方基金会理事、慕尼黑孔子学院理事雅各布·帕拉特以及孔院外方院长高芳芳。赵刚对莱茵哈特·帕拉特长期给予慕尼黑孔子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向对方介绍了北外的基本情况及国际化发展战略。莱茵哈特·帕拉特表示,东方基金会始终坚定支持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对慕尼黑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10月28日上午,正在德国访问的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率代表团访问慕尼黑孔子学院,与慕尼黑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雅各布·帕拉特以及北外代表举行座谈。于英杰充分肯定了慕尼黑孔子学院在中德人文交流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并就未来工作提出三点方向:进一步强化中德青少年交流、积极开展文化传播创新、持续优化留学服务体系。随后,赵刚代表北外、雅各布·帕拉特代表东方基金会,共同签署了关于继续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协议,以及北外与慕尼黑孔子学院共建海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于英杰见证了协议的签署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实习实践基地”的揭牌仪式。当日下午,赵刚与北外在德合作的四所孔子学院中德方代表举行工作会议,共商可持续发展路径。
格鲁吉亚:推进新建语种专业建设,拓展高校多层次合作

10月29日上午,赵刚一行与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格方院长、格鲁吉亚著名汉学家玛琳娜·吉布拉泽就汉语人才培养等话题举行座谈。当天下午,代表团访问第比利斯自由大学,与该校副校长玛琳娜·卡尔查瓦等就推动学生交流、合作研究和学术活动进行深入交流。赵刚介绍了北外总体情况,并重点介绍了格鲁吉亚语专业的建设情况以及北外在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等“语言+”方面的成果。玛琳娜高度评价了北外的办学成就,并希望与北外在相关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10月29日下午,代表团访问格鲁吉亚国家语言局,会见局长乔治·阿利贝加什维利等。赵刚介绍了北外整体情况,特别是新建格鲁吉亚语专业情况,重点说明了北外在外语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乔治介绍了语言局的发展概况并演示了语言局的“中-格转译器”项目。此外,双方就共同开展研究、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共同推动语言资源建设以及双方文学作品翻译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并达成了多项共识。

10月30日上午,代表团访问第比利斯国立大学,会见该校校长贾巴·萨穆什亚,双方正式签署《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伊万·贾瓦希什维利)第比利斯国立大学合作谅解备忘录》。赵刚介绍了北外的办学历史以及整体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首次招生的格鲁吉亚语专业的建设成果。贾巴也详细介绍了第比利斯国立大学在整个南高加索地区的历史沿革以及综合实力,并对北外学生来第比利斯国立大学学习、交换表示期待。

10月30日中午,代表团拜访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馆,周谦大使会见代表团。赵刚介绍了北外最新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格鲁吉亚语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与格鲁吉亚方面的合作情况。周谦作为北外校友,高度评价北外在推动中格各领域交流中的贡献,表示将全力支持北外格语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为密切中格交流携手努力。

10月30日下午,代表团访问格鲁吉亚教育、科学和青年部,会见第一副部长莱万·悉尔西亚什维利、高教司司长麦亚·舒霍什维利、国际司司长尼古拉斯·贝塞德吉莱、高教司副司长玛丽安·凯布里亚等。赵刚介绍了北外的总体情况以及格鲁吉亚语专业的建设进展,并对前部长今年5月来访北外表示感谢。莱万·悉尔西亚什维利赞赏北外与时俱进的办学思路,并高度评价北外为格鲁吉亚语专业建设所作出的努力,表示将积极推动格鲁吉亚高校与北外的交流。双方就联合举办学术活动以及联合开展学术研究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阿塞拜疆:强化战略伙伴关系,签署多项合作文件

10月31日上午,代表团访问阿塞拜疆卡扎尔大学,会见大学创始人、理事会主席哈姆雷特·伊萨汗勒及校长拉齐娅·伊萨耶娃等。赵刚介绍了北外在语言教学、学科发展、区域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尤其是阿塞拜疆语专业的建设情况。拉齐娅·伊萨耶娃则重点介绍卡扎尔大学发展概况,双方就合作开展格语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会晤后,赵刚与北外阿塞拜疆语专业赴卡扎尔大学学习的5名本科生开展座谈,随后访问了卡扎尔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并代表北外向中心赠书。赵刚为卡扎尔大学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与变革: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的主题讲座,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10月31日下午,代表团拜访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公使衔参赞丁涛会见了北外代表团。丁涛详细介绍了中阿两国关系发展的现状。他特别指出,今年四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签署后,中阿双边关系达到历史新高。赵刚感谢使馆长期以来对北外的支持,并介绍了北外在阿塞拜疆语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当日晚间,代表团访问阿塞拜疆盖达尔·阿利耶夫基金会,会见基金会执行主任阿纳尔·阿拉克巴罗夫,双方签署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与阿塞拜疆盖达尔•阿利耶夫基金会合作谅解备忘录》。赵刚还分别会见了盖达尔·阿利耶夫基金会副主席莱拉·阿利耶娃和国民会议主席萨希芭·加法罗娃。双方回顾了基金会与北外的历史交流,赵刚简要介绍了北外阿塞拜疆语专业发展历程,支持盖达尔·阿利耶夫基金会提出的远程汉语教学计划,希望加强双方机构合作。阿方对此表示支持和感谢,并希望未来访问北外并促成更多合作。

11月1日上午,代表团访问阿塞拜疆国立经济大学,会见校长阿达拉特·穆拉多夫和副校长胡赛因·哈萨诺夫。赵刚介绍了北外阿塞拜疆语专业建设成果及“语言+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提出双学位合作设想。双方就此达成共识,阿方校长表示,计划派送专员赴北外考察具体合作细节,两校签署《北京外国语大学与阿塞拜疆国立经济大学合作谅解备忘录》。

11月1日下午,代表团访问阿塞拜疆国家新闻社总部,赵刚接受阿塞拜疆国家新闻社和阿塞拜疆国家电视台的专访。内容聚焦中阿教育合作与语言专业发展。赵刚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两国之间高等教育合作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今年4月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更加有力推动了两国的教育与人文交流,并有效促进了语言教学的开展。赵刚表示,在两国人文及经贸交流中,语言人才至关重要。北外愿与阿方相关高校深入开展合作。阿方媒体指出,赵刚的阿塞拜疆之行开启了中阿高校合作的新阶段。专访内容于当地时间晚八点在阿塞拜疆国家电视台播出。

11月2日上午,代表团访问巴库国立大学,该校校长艾尔钦·巴巴耶夫热烈欢迎了北外代表团。双方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教学、区域国别学建设等议题,就共建双学位项目,举办汉语与阿塞拜疆语语言竞赛达成初步意向。双方还希望进一步加强校际间的学术科研交流。巴库国立大学国际处处长拉乌夫·阿利耶夫和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浩强参加会见。会谈结束后,赵刚看望慰问了在巴库国立大学交换学习的3名北外阿塞拜疆语专业本科生。随后赵刚访问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11月2日下午,代表团访问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会见院长伊萨·哈比卜拜利。赵刚对科学院成立80周年庆典表示祝贺。伊萨·哈比卜拜利回顾了其三次赴北外讲学的经历,表达了对北外深厚的情感。双方回顾了北外阿塞拜疆语专业的发展历史,就文学研究、中阿经典著作互译等议题交换意见。伊萨·哈比卜拜利提议为在北外攻读阿塞拜疆语的中国学生举办专场讲座。双方签署《北京外国语大学与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
北外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孔子学院工作处副处长(主持)翟峥、格鲁吉亚语教研室主任袁博、阿塞拜疆语教研室主任阿格申·阿利耶夫部分陪同访问。
相关报道链接:
阿新社(标题:中国副校长(赵刚):随着中-阿合作不断深化,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阿塞拜疆国家电视台(话题:北京的阿塞拜疆语教学)

















































